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曾有壹個“米諾斯王宮”。相傳,它是戴達魯斯神為米諾斯王所建。宮殿結構復雜,千門百室,由於廊道迂回曲折,人人其中往往迷途不得出。米諾斯王宮又稱“南海迷宮”。但這裏關鍵的問題是,“南海迷宮”究竟在什麽地方?
人們都知道,古籍中對地理方位的描寫往往不準確,也不能和現代的地名簡單地對號入座。經過長期的努力探索,考古學家伊文思把目光逐漸移到希臘南端的克裏特島上。克裏特島位於愛琴海南部,是地中海交通的要沖。它東西長約260千米,南北間最寬處約有55千米,最窄處也有12千米。島嶼總面積為8252平方千米,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於發展畜牧業和農業。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它鄰近埃及和西亞這些古代早期文明的發源地。這些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極有可能使克裏特島成為希臘最早進入文明時代的地區。
傳說中的米諾斯王國位於希臘的克裏特島。它是愛琴海中的最大島嶼。伊文思正是選擇了這裏開展工作。經過長期的準備、選點和初探之後,他們在壹個叫做克諾索斯的山岡真的挖出了壹個占地2萬平方米的巨大宮殿遺址。宮殿分為東、西兩宮,西宮是兩層的小樓,東宮則是四層樓,加起來可能有上千個房間,和傳說裏壹樣都是由迂回曲折的廊道和階梯相連接,結構之復雜令人叫絕。王宮墻壁上的壁畫保持著艷麗的色彩,其中的壹個房間裏還藏著國王的印章以及無數的黃金和寶石。宮殿的北邊是壹個露天廣場,南邊則是壹系列狹長的倉庫,倉庫裏也盛滿了糧食、酒以及戰車和兵器。他們還發現了幾萬張刻著文字的泥板,記錄著米諾斯人的文明程度。
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米諾斯王宮到底是什麽年代的產物,為何它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克裏特文化屬於愛琴海文化,這裏的居民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經懂得使用青銅器,而米諾斯的文化正是從那時候壹直持續到公元前1500年。就在該文化的中期,島上建立了國家,修建了王宮。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當地曾遭受壹次大地震,島上建築受到了很大的損害,但重建後的王宮比之以前的顯得更加雄偉壯麗。被伊文思挖掘出來的這座龐大宮殿正是地震後的修復之作。只是人們感到奇怪,早期克裏特人能將自己受損的宮殿修復,但到了晚期,大約公元前1500年的時候,他們卻棄自己的宮殿於不顧,撒手而去。米諾斯文化也從此戛然而止。後來從這裏出土的泥板文字證明,接著統治這裏的已經換成了邁錫尼人。但是邁錫尼人又為何不去享用這座宮殿呢?
邁錫尼文明的繁榮始於公元前17世紀,誰才是這壹文明的創造者,壹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自從邁錫尼的文字被識讀,他們屬於希臘人已經不成問題,而邁錫尼文明和米諾斯文明曾經相互影響也是不爭的事實。人們還相信邁錫尼的繁榮來自與其他國家的廣泛而平等的貿易,所以為這壹文明作出了貢獻的應該是不只是壹個民族的人們。公元前13世紀,邁錫尼的自負國君傾盡全力去攻打特洛伊,花費了10年時間,耗盡了人力和財力,雖然最終攻克了特洛伊城,整個國家卻已經大大地傷了元氣。邁錫尼文明從此壹蹶不振。幾百年之後,它自己的城池也被攻破,邁錫尼就永久地消失於人類的視線中了。
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亞哥裏斯平原幹旱貧瘠,人們很難把它與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多金的”邁錫尼聯系在壹起。佇立平原之上,極目遠眺,隱約可見群山環抱的高丘之上氣勢恢弘的城堡遺址。正是在這個沈寂了數千年的城堡內,德國考古學家施裏曼找到了令世界震驚不已的無盡寶藏,向世人展現了“多金的”邁錫尼的真實性。
邁錫尼文明是希臘本土第壹支較為發達的文明,公元前17世紀中期至公元前12世紀盛極壹時。從遺留下來的堅固城堡和豐富的金銀寶藏中,人們可以窺見其強盛和富裕。他們曾向外擴張,侵入小亞細亞西南沿海壹帶,特洛伊戰爭正是邁錫尼人與特洛伊人爭奪海上霸權的壹場交鋒。邁錫尼雖然取得了特洛伊戰爭的勝利,但不久便被南下的強悍民族多利亞人所征服,從此邁錫尼文明急劇衰亡,希臘倒退到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社會時期。邁錫尼文明也逐漸被人們淡忘,唯有留存下來的廢墟孤獨地立於夕陽余暉下,默憶著那曾經有過的輝煌……
浪漫而幸運的施裏曼在成功發掘特洛伊後,把目光轉向了荷馬史詩中描繪的那個“多金的”國度——邁錫尼。在《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荷馬多次提到“人間王”阿伽門農的首都邁錫尼,而且每次提及這壹城市,都要加上“多金的”這壹詞來形容它。在荷馬的筆下,邁錫尼似乎是壹座黃金遍地的城市。公元前2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波桑尼阿斯的遊記中也有壹段關於邁錫尼的描述,談到了他在此地的所見所聞:“在邁錫尼的壹部分城墻和獅子門至今仍然留存下來。據說這城墻是獨眼巨人修的。邁錫尼的廢墟中有壹些阿特柔斯父子所修造的地下建築,他們的珍寶就藏在那裏。還有壹座阿特柔斯的陵墓,壹座阿伽門農的陵墓和另外三座勇士的陵墓。這五座在墻裏面,而克麗滕涅斯特拉和埃幾斯托斯被葬在墻外,他們不配埋在城墻裏面……”
關於阿伽門農的悲劇,傳說中的故事是這樣的:克麗滕涅斯特拉是阿伽門農的妻子,她怨恨阿伽門農在出征特洛伊時害了女兒伊菲革涅亞,於是和情夫埃幾斯托斯定下毒計,決定殺了阿伽門農為女兒報仇。阿伽門農在特洛伊戰爭勝利後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故土,他眼含熱淚,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可萬萬沒有想到,死神正向他走來。克麗滕涅斯特拉聽到阿伽門農到來的消息後,換上華麗的紫袍迎接丈夫的到來。當毫無戒備之心的阿伽門農及其隨從在豪華的宮殿中大開宴席歡呼暢飲時,克麗滕涅斯特拉在酒菜中下了毒,阿伽門農和隨從們倒在血泊之中。古希臘悲劇家埃斯庫羅斯在他的悲劇《阿伽門農》中講述了這個悲慘的故事。但這是否是真實的歷史?若是真的話,阿伽門農的墳墓在哪裏?
在施裏曼到來之前,許多人曾前來此地調查發掘,但壹無所獲。難道說是波桑尼阿斯編造了這壹遊記嗎?許多前來調查的學者百思不得其解。但施裏曼卻對荷馬的描述和波桑尼阿斯的記述確信無疑。1876年,他攜愛妻索菲亞來到邁錫尼,決心找到阿伽門農的墳墓,再次向世人證實荷馬史詩中所敘述的特洛伊戰爭的真實性。
與發掘特洛伊不同,邁錫尼的遺址很明顯,它那雄偉的防衛城墻的殘跡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它建築在壹個高丘上,城堡的正門被稱為“獅子門”。據考古證明,它建於公元前1300年左右。它的門兩側的城墻向外突出,形成壹條過道,加強了城門的防禦性。“獅子門”寬3.5米,高4米,門柱用整塊石頭制成;柱子上有壹塊橫粱,重20噸,中間厚兩邊薄,形成壹個弧形,巧妙地減輕了橫梁的承重力。橫梁上面裝飾有三角形的石板,石板上雕著兩只獅子,獅的前爪搭在祭臺上,形成雙獅拱衛之狀,威風凜凜地向下俯視著。門口的階梯也用整塊的巖石鋪成,上面還殘留有戰爭的輪轍。雖然邁錫尼城堡已成廢墟,但這個莊嚴肅穆的城門,歷經3000年的風吹雨打依然巍然屹立,威風不減當年。
邁錫尼城堡遺址呈三角形,城墻周長900米,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墻用粗糙的巨石壘疊而成,其間不用任何黏合材料。墻的厚度平均達6米,最厚處達8~10米。城墻依山形而建,時起時伏,但多處城墻高度相同,約高出地面18米。邁錫尼城堡現在只殘留獅子門附近的壹段城墻,城墻內是壹個光禿禿的荒坡,似乎根本不可能有墳墓的存在。波桑尼阿斯所看到的墳墓在哪裏?施裏曼徘徊在廢墟間思索著,難道波桑尼阿斯的記述有誤?
許多世紀以來,人們壹直以為阿伽門農的墳墓在著名的“阿特柔斯寶庫”。相傳“阿特柔斯寶庫”是阿特柔斯父子埋藏財寶的地方,它位於距“獅子門”西南約500米的壹個山谷中,壹條長達35米的壯觀的石頭長廊通向這座傳奇式墳墓的入口。長廊用石塊精工壘砌,猶如兩堵石墻。走廊的盡頭是壹個由巨石砌成的門,門的結構同“獅子門”相似,上面為三角形,下面為長方形,之間用重約100噸的巨石橫梁隔開,這塊巨石長8米,寬5米,高1.2米,比“獅子門”的橫梁還重80噸。整個石門棱角分明整齊,令人贊嘆。
經過這道門,就進入了壹個直徑14.5米的圓形大廳,大廳的造型很奇特,頂部由壹系列打磨得很整齊的石塊壘砌,石塊向內排列直到中心相會,形成壹個蜂窩狀的圓頂。石頭和石頭之間沒有用水泥接合,邁錫尼時代高超的建築技術在此可見壹斑。在大廳的旁邊還有壹間四方形的用來安葬死者的墓室,有壹條狹窄的通道與大廳相通。
被挖掘出的邁錫尼城堡高聳在山頂,平面呈三角形鋪展開去,守護在城堡門口的是壹對已經無頭但仍然威武的石刻雄獅。兩只獅子頂著的是壹條柱子的石板雕,被認為是皇族權勢的象征。因此,邁錫尼城堡的大門得壹美名——“獅子門”。獅子門往裏,就是壹處單獨圍著石墻的皇家墓井。墓井裏發現的屍體多為黃金所包裹,有壹具男屍臉上還戴著精致的黃金面具,婦女頭上也裝飾了各種黃金首飾,連墓內的小孩兒也是被黃金片所覆蓋。由此可見邁錫尼享有“黃金之城”的美譽確實當之無愧。除了墓地,城堡裏還有皇家宮殿、樓閣、冠冕廳及起居室。城饅的東面還有大量商人的住處,在那裏發現了不少陶器。人們由此推斷邁錫尼古城裏居住的全是皇族、政要和商人,是他們享有著邁錫尼文明的富裕果實。但是,邁錫尼本身並不出產黃金,那麽多的黃金都是從哪裏來的呢?邁錫尼高踞高山之上,也算是固若金湯,可為何在歷史上卻多次被攻破呢?更讓人不明白的是,邁錫尼文明已經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且被用來書寫進行貿易時的貨物清單,但他們卻不在墓碑上刻下死者的名字和業績,這有別於同時代及後世民族的樹立豐碑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