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響禮炮28響,54響禮炮象征著中國54個民族(當時還沒有56個民族這回事),28響禮炮象征著中國* * *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經過28年的艱苦奮鬥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當禮炮轟鳴時,毛主席按下按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1965年確定珞巴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單壹民族,只有2000多人。1979年6月,基諾族被正式認定為單壹少數民族。至此,中國56個民族家庭的框架基本確定。
擴展數據
建國前,中國的民族差異處於混亂狀態。為了使我國各民族真正實現民族平等,充分享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充分發揮各族人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經濟和文化迅速發展,有必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民族識別。
中國的民族認同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壹階段: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4年第壹次全國人口普查。經過深入細致的田野調查和科學研究,現階段首先確定了蒙古、回、藏、滿、維吾爾、苗、彜、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哈尼、哈薩克、傣、黎、傈僳族、佤族、彜族。
第二階段:1954至1964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在第壹階段取得的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民族識別工作將進壹步深化。現階段對上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的剩余民族(183)的名稱進行了逐壹研究,新認定了15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土家族、畬族、達斡爾族、赫哲族、仫佬族、布朗族、仡佬族、阿昌族、普米族、昂族、崩龍族(後)。同時,普查中自報的74個民族合並為53個已認定的少數民族。
第三階段:1965至1982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在這個階段,西藏羅瑜地區的巴羅民族被鑒定為1965,雲南基諾山的基諾族被鑒定為1979。至此,中國民族大家庭的成員已經增加到56個。
第四階段:65438年至0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在這壹階段,民族識別工作不僅繼續對少數民族的識別進行調查研究,而且主要進行民族成分的恢復和修改以及部分民族的合並。據統計,自1982以來,我國恢復或變更民族的人數已超過12萬人。
中國民族識別工作的順利進行,解決了民族工作中壹個艱巨而復雜的問題,為黨和國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