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關名學名著的內容

有關名學名著的內容

《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他出生於北京城壹個貧民家庭,在北京底層市民的生活環境中長大。他在國外時,閱讀了大量西歐文學名著,開始了小說創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幽默中含有諷刺,頗近似於英國作家狄更斯的筆致,但誇張有時略嫌失度,幾乎跌入油滑。然而,對於老舍來說,初期的創作是不可缺少的練筆,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創作漸趨成熟,於1930年創作了短篇小說《趕集》、《櫻海集》等。終於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典型代表作《駱駝祥子》。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後改為周樟壽,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說集《吶喊》、《仿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 人稱“文思革”。.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縣。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更名為周樹人,字豫才。1902年公費至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理想以自己的雙手去治病救人,後因戰亂紛起改行為作家,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見《吶喊》自序)。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壹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廣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史上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成婚,生有壹男名周海嬰。有3個侄女。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後於1981年出版《魯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魯迅全集》(***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小說中《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較為知名。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