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最重要的是舌診。主要考察舌、舌苔的形狀、顏色、潤燥等,以此來判斷疾病的性質、病的表裏、氣血的盛衰、津液的盈虧、臟腑的虛實。
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和脈絡組織。舌苔則是附著在舌頭上的壹層苔,是胃氣所致。
先跟我來看看健康的舌頭是什麽樣的吧!
淡紅色舌苔薄白。
看舌的註意事項:
1.輕微影響
看舌最好在白天有充足柔和的自然光。
2.飲食或藥物影響
飲食和藥物可以改變舌像,而過冷過熱的飲食和刺激性食物可以改變舌色。
3.口腔對舌象的影響
牙齒不全會造成同側舌苔厚,牙齒嵌體會在舌緣留下齒痕,睡覺時張著嘴呼吸的人會使舌苔變厚。這種情況要仔細篩查,避免誤診。
幹裂的舌頭:
舌面見大小、深淺、形狀不壹的裂紋,為裂舌。
(1)實熱傷陰,多有絳舌、裂紋;
這種舌象的患者需要及時就診,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滋陰降火的食物。
(2)血虛不潤,多為淡白有裂紋的舌;
多為貧血或大病,患者術後常見舌象。他們平日需要多吃補血食物,但要科學補血養血,切忌大補。
(3)脾虛濕浸,舌質淡白胖嫩,有齒痕,邊緣有裂紋。
常見於脾虛濕盛的患者,可以選擇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山藥、薏苡仁、茯苓等健脾、健胃、祛濕的食物。
鋸齒狀舌頭
舌的邊緣有齒痕,即有齒的舌。
(1)舌質淡白潤澤有齒痕,屬寒濕。
(2)舌紅有齒痕,屬於脾虛或氣虛。
(3)舌質紅、腫、滿口,邊緣有齒痕,多為濕熱、痰瘀所致。
齒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註意以下幾點:
1.多吃能祛濕益氣的食物,如山藥、芡實、紅豆等,少吃寒、油膩、辛辣等易生濕的食物。
2、每天保證至少半小時的運動,運動不僅可以幫助身體排出濕氣,還可以加強脾胃運化能力。
3、註意身體的保暖,尤其是腹部,夏天不要長時間吹空調。
胖舌頭
舌質浮腫肥大,或邊緣有齒痕,色淡質嫩,為胖舌。
(1)舌質肥嫩,色淡。舌邊有齒痕,舌苔薄白,面色白冷,少氣懶言,精神萎靡,食少,腹滿便溏,脈弱。
常見於脾虛患者。建議日常生活中食用山藥、茯苓、薏苡仁等藥食同源的食物進行健脾。
(2)舌質大,肥嫩,色淡,邊緣有齒痕,腰以下浮腫,小便短赤,畏寒肢冷,面色暗沈或發白,脈沈緩。
常見於腎虛水泛的患者。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黑豆、冬瓜等食物。
深紫色的舌頭
舌質紫暗,暗沈不潤,紫中略灰,為紫暗舌。
(1)熱邪深,津液燥血,血淤。常見於熱毒入血患者,治療應以涼血散血為主。
(2)邪熱夾瘀,溫熱感入營養成分,血熱血瘀積聚,經絡不通,可伴有腹部結塊、脹痛。疼痛以刺痛為主,疼痛不定,色暗消瘦,多見於血瘀患者。所以治療要清養,破瘀。
(3)溫濕血瘀型、濕熱型、血瘀濕熱型患者多采用化瘀利濕法治療。
因為這種舌象的患者壹般比較復雜,所以建議紫暗舌患者壹定要及時去醫院確診。
地圖舌頭:
壹種發生在舌粘膜淺層的慢性邊緣剝脫性舌炎。
壹般地圖舌與腸道寄生蟲或胃腸功能紊亂、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情緒波動有關。多見於兒童,尤其是體弱兒。還有先天性地圖舌的患者。
有圖舌兒童的家長要註意:
1.保證孩子按時休息。及時添加輔食。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腸功能紊亂、營養不良。可以做成杏仁、薏米、茯苓米糊給孩子吃,既能醒脾祛濕,又能加強脾胃運化功能。
2.仔細檢查牙齒、扁桃體、頰粘膜有無感染,如發現及時治療。
3.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每天早晨用軟刷從舌背開始輕輕刷1 ~ 2次,去除脫落的上皮,可取得顯著效果。
黃色油膩毛皮:
舌苔黃而粘,顆粒緊密粘合。如果在舌面塗上黃色粉末,則為黃膩苔。
黃膩苔是邪熱痰涎相交而成。黃苔為熱,膩苔為濕,痰為食滯。
黃膩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註意:
1,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多吃苦瓜、冬瓜等清熱利濕的食物。不要抽煙喝酒。
2、保證運動,出汗可以加速濕熱的排泄。
方便的話可以嘗試用豬肉和苦瓜壹起煲湯,有很好的祛濕熱效果。
白苔:壹般是表證、寒證。
正常人舌苔薄白潤澤。同時,薄而白的苔也意味著病在體表而不在體內。
舌苔薄白太滑,多見於表寒證。
苔薄、白、幹,表示表熱證或感燥邪。舌苔白、厚、幹,代表濕、濁、熱傷津液。
皮毛白而幹,稱為“糙苔”,多見於溫病。
舌淡,苔白滑,代表寒證或寒濕證。
舌苔白滑粘,見於痰濕或濕困脾者體內。
舌苔白滑爛,積熱於胃腑。
灰苔:主內證。
皮毛薄滑,多因內抗寒濕,或痰飲。
皮毛灰幹,為熱病或陰虛火旺。
黑苔:黑苔多由黃苔或灰苔轉化而來,說明病情極其嚴重。
苔黑而幹,是熱津不足所致。舌尖苔黑而幹,滿是心火。塗層黑滑,極為豐富的陽虛陰寒。
每天對著鏡子看自己的舌頭30秒,就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了!我們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