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竺可楨校長來到貴陽,與當時的貴州省主席吳鼎昌商議,準備把浙大遷到雲南的建水或貴州的安順,在商議過程中,恰遇湄潭在貴陽做事的陳世賢、宋麟生兩人,他們力勸竺校長遷往湄潭,因為湄潭山清水秀、價廉物美,人民感情淳樸。竺校長聽了兩人的介紹後,遂來湄潭考察。時任湄潭縣縣長的嚴溥泉在江蘇任過職,聽說竺校長來湄考察很高興,親自召集各界人士組織了21個團體,對竺校長的到來表示隆重的歡迎,並告訴竺校長把湄潭最好的房舍供浙大師生選用,竺校長在湄考察壹天後,在日記中寫道:湄潭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物美價廉。決定了將浙大遷到湄潭。
1940年1月16日,竺可楨從貴陽抵遵義,受到全城紳士的歡迎。因遵義至湄潭的公路還有部分路面和橋梁未竣工,遷到遵義的浙大只好臨時安排房舍復課,同時派理學院院長胡剛復、農學院院長蔡邦華到湄潭籌劃遷校事宜,6月,浙大農學院師生陸續遷到湄潭,6月10日正式開學上課。9月22日,竺校長偕胡剛復、費鞏教授來湄,次日到城北20公裏的永興場,察看了江西會館、三楚會館、四川會館、南華宮等處,決定將滯留在貴陽青巖的壹年級遷到永興,理學院及師院理科速遷湄潭縣城,至此,浙江大學結束了兩年多顛沛流離的西遷之路,在貴州黔北找到了壹方適於教學科研的凈土,並在這裏紮根成長、開花、結果。由於浙大西遷的路線與紅軍長征時期前半段路線基本吻合,而落腳點又都是對中國革命具有轉折意義的遵義,因此人們稱它為“文軍的長征”。
湄潭為遵義浙大的分部,文學院、工學院、師範學院文科在遵義,理學院、農學院、師範學院理科在湄潭,壹年級分校在湄潭永興場。
戰時法幣貶值,物價飛漲,浙大學生因多來自淪陷區,經濟來源斷絕,靠公費、工讀維持生計,教職工壹家數口開支大,艱難度日。雖印刷條件和紙張及其困難,但學術期刊比戰前還多。逢著名科學家誕辰或有意義的節日,即有學術報告會。
此時浙大愛國力量蓬勃發展,本著“讀書不忘救國”,開展各種抗日活動,有黑白文藝社,拓荒社、塔外畫社、鐵犁劇團等。1943年成立“湄江吟社”,有錢琢如、蘇步青發起,結伴遊覽,吟詠頗多。或憂國憂民,或歌頌壯麗河山。
同時,體育操練亦生生不息,各處空地都已成為運動場。浙大附中與湄潭中學合並。浙大對當地學風產生重要影響,當地青年往常以經商和做官為前途,自此讀書風氣日濃。
生活、學習條件如此艱苦,但浙大西遷培養的1300多名學生中,湧現了不少如李政道、程開甲、谷超豪、施雅風、葉篤正等精英。據不完全統計,在當年浙大任教和求學的師生中,後來有50人當選兩院院士。李政道曾說,壹年的“求是”校風熏陶,發端了他幾十年細推物理之樂,給了他攀登世界高峰的中華文化底蘊。
浙江大學在遵義湄潭辦學七年,被稱為浙大歷史上最光輝的七年,是浙大辦學歷史上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在湄工作和學習過的兩院院士達45位,其中有壹大批中國知識分子的壹代精英,竺可楨、蘇步青、王淦昌、談家楨、貝時璋、盧鶴紱、陳建功等世界著名科學家的主要論文在湄潭成稿,他們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潛心研究,孜孜以求,成就赫然。他們不僅為我國科學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還為貴州黔北以及湄潭政治、文化、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