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繆鉞的論著目錄

繆鉞的論著目錄

1. 繆鉞 元遺山年譜匯纂 1935年,鐘山書局,南京。(《國風》第7卷3、5號專

號)

2. 繆鉞 中國史上之民族詞人 1943年,青年出版社,重慶。

3. 繆鉞 詩詞散論 1948年,開明書店,上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4. 繆鉞 杜牧詩選 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

5. 繆鉞 杜甫 196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

6. 繆鉞三國誌選1962年,中華書局,北京。

7. 繆鉞 讀史存稿 1963年,三聯書店,北京。

8. 繆鉞 杜牧傳 197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

9. 繆鉞 杜牧年譜 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

10.繆鉞三國誌選註(主編) 1984年,中華書局,北京。

11.繆鉞 冰繭庵叢稿 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12.繆鉞葉嘉瑩靈溪詞說 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0年,《國文天

地》雜誌社,臺北。1993年,正中書局,臺北。

13.繆鉞 三國誌導讀(主編) 1988年,巴蜀書社,成都。

14.繆鉞 冰繭庵序跋輯存 1989年,巴蜀書社,成都。

15.繆鉞 冰繭庵剩稿 1992年,四川大學出版社,成都。

16.繆鉞葉嘉瑩詞學古今談 1992年,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臺北。1993年,嶽

麓書社,長沙。

17.繆鉞 冰繭庵序跋輯存(增補本) 1997年,文津出版社,臺北。

18.繆鉞 繆鉞說詞 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詮詩 《學衡》第69期,1929年5月

鮑明遠年譜 《文學月刊》第3卷第1 期,1932年5月

曹植杜甫誕生紀念 《大公報》1932年2月22 日《文學副刊》215 期

龔自珍誕生百四十年紀念 《大公報》1932年 5 月30日《文學副刊》230期

黃仲則逝世百五十年紀念 《大公報》1933年10月16日《文學副刊》302期

達辭篇 《國風》第5卷6、7合號,1934年10月

典籍述略 《國風》第5卷8號、9號,1934年11月

讀《吳宓詩集》題辭 《吳宓詩集》,1935年,中華書局,北京

《儒學》序 《國風》第8卷第8期,1936年8月

馬紹伯墓誌銘 《禹貢》第6卷第1期,1936年9月

《遺山樂府》編年小箋 《詞學季刊》第3卷2期、3期,1936年6、9月

論詞 《思想與時代》第3期,1941年10月

論宋詩 《思想與時代》第3期,1941年10月

周代之“雅言” 《浙江大學文學院集刊》第1集,1941年

王粲行年考 《責善半月刊》2卷21期,1942年1月

何晏王弼事輯 《責善半月刊》2卷22期,1942年2月

六朝五言詩之流變 《益世報》1942年6月4日《文史副刊》8期

《文選》與《玉臺新詠》 《益世報》1942年6月25日《文史副刊》9期

讀《魏書》劄記 《益世報》1942年11月26日《文史副刊》20期

《詩》三百篇纂輯考 《浙江大學文學院集刊》第3集,1943年

論辛稼軒詞 《思想與時代》第23期,1943年6月

論李義山詩 《思想與時代》第25期,1943年8月

王靜安與叔本華 《思想與時代》第26期1943年9月

李冶李治釋疑 《東方雜誌》39卷16號,1943年10月

評郭沫若著《屈原研究》 《思想與時代》第29期,1943年12月

論李易安詞 《真理雜誌》1卷1期,1944年1月

汪容甫誕生二百年紀念 《思想與時代》第30期,1944年1月

評賀麟譯斯賓諾沙《致知論》——兼論翻譯 《思想與時代》第1期,1944年2月

姜白石之文學批評及其作品 《思想與時代》第32期,1944年3月

讀《二程全書》 《思想與時代》第33期,1944年4月

六朝人之言談 《思想與時代》第34期,1944年5月

與錢賓四書——論戰國秦漢間新儒家 《思想與時代》第35期,1944年6月

論荀學 《思想與時代》36期,1944年7月

顏之推年譜 《真理雜誌》1卷4期,1944年10月

歐陽永叔治學之精神 《思想與時代》第40期,1945年2月

先秦書中孔老關系諸史料之檢討 《中央日報》1946年6月18日《文史周刊》5期

《呂氏春秋》撰著考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第6卷,1946年

《呂氏春秋》中之音樂理論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第6卷,1946年

讀曹植《洛神賦》 《東南日報》1947年1 月16日《歷史與傳記》2期

《晉書·潘嶽傳》疏證 《東南日報》1947年2月6日《歷史與傳記》4期

正始清談家對於政治之態度 《東南日報》1947年2月13日《歷史與傳記》5期

《呂氏春秋》錯簡 《中央日報》1947年2月17日《文史周刊》38期

與友人論《墨經》撰著時代 《中央日報》1947年2月17日《文史周刊》38期

《文選》賦箋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第7卷,1947年9月

曹植與五言詩體 《文學雜誌》第2卷12期,1948年8月

顏延之年譜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第8卷,1948年9月

清談與魏晉政治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第8卷,1948年9月

考證批評與創作——敬悼朱佩弦先生(自清) 《西方日報》1948年9月26日

南北朝之物價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第9卷,1949年

北魏立三長年月考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第9卷,1949年

東魏北齊政治上漢人與鮮卑之沖突 四川大學《史學論叢》第1期,1949年

北朝之鮮卑語 《中國文化研究匯刊》第10卷,1950年

《學林》副刊發刊詞 《工商導報》1951年1月1日

關於西晉的戶調式 《工商導報》1951年1月7日

我如何講授中國史與中國文學史 《人民川大》1953年6月11日

參加《紅樓夢研究》討論的壹些體會 《人民川大》1954年12月29日

皮日休的事跡思想及其作品 《四川大學學報》1955年2期

論晚唐詩人杜牧 《四川大學學報》1956年1期

南朝漢人逃往少數民族地區的問題 《光明日報》1957年4月25日《史學副刊》106期

杜牧詩簡論 《光明日報》1957年6月23日《文學遺產》162期

談詩歌中語言藝術的精煉 《光明日報》1957年1月12日《文藝生活》

魏收年譜 《四川大學學報》1957年3期

女詞人李清照 《中國婦女》1957年4期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新釋 《歷史研究》1958年1期

再論皮日休參加黃巢起義軍的問題 《歷史研究》1958年2期

《巴蜀文化初論》商榷 《四川大學學報》1959年4期

辛棄疾詞淺釋 《星星》1959年7期、8期

關於曹操的幾個問題 《曹操論集》,1960年,三聯書店,北京

讀鄭珍《巢經巢詩》 《光明日報》1960年3月13日《文學遺產》304期

顏之推的文學評論與作品 《光明日報》1961年1月22日《文學遺產 》348期

蜀漢的土地制度 《成都晚報》1961年3月22日

歐陽修作文勤於刪改 《四川文學》1961年4期

關於武則天的評價問題 《光明日報》1961年5月15日

蜀中傑出的詩人陳子昂 《四川文學》1961年7期

古代成都的二江與七橋 《成都晚報》1961年8月19日

顏之推的文字訓詁聲韻校勘之學 《文匯報》1961年8月20日

讀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四川文學》1961年9期

杜詩中含蓄之法 《光明日報》1961年10月12日

歐陽修的散文 《文匯報》1961年11月28日

也談“詩中有畫”和“畫中有詩” 《重慶日報》1962年1月20日

陳壽與《三國誌》 《歷史教學》1962年1期

關於李清照詞 《成都晚報》1962年2月15日

意境相通——論晏小山《鷓鴣天》詞 《四川文學》1962年6期

杜牧與張祜 《四川文學》1962年7期

陸遊與杜甫 《四川日報》1962年10月7日

讀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 《重慶日報》1962年10月10日

杜甫如何改詩 《四川日報》1962年11 月4日

重印馮集梧《樊川詩集註》前言(附《杜牧卒年考》) 《樊川詩集註》,1962年,中華

書局,北京

平凡與奇警——讀《紅樓夢》劄記 《成都晚報》1963年10月9日

南朝農民起義的地區問題 《歷史教學》1963年5期

論所謂“清官”、“好官”

——批判吳晗同誌《海瑞罷官》中的錯誤論點 《人民川大》1966年1月8日

成都杜甫研究學會成立大會開幕詞 《成都日報》1980年4月27 日

略論對杜詩遺產的全面繼承 《成都日報》1981年4月2日

成都杜甫草堂《中國建設》第30卷第12期,1981年12月

成都紀念杜甫誕生壹千二百七十周年大會紀念辭

《杜甫誕生壹千二百七十周年紀念》,1982年4月

治學瑣言 《文史知識》1982年9期

總論詞體 《四川大學學報》1982年3期

論張惠言及常州詞派 《四川大學學報》1982年3期

論吳彥高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2年3期

論晏幾道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2年3期

論朱彜尊《桂殿秋》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2年3期

論晏幾道《鷓鴣天》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2年4期

論杜牧、秦觀《八六子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3年2期

論韓偓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3年2期

論嶽飛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3年2期

《迦陵論詞叢稿》題記 《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2期,(英文版)1984年2期

治學補談 《文史哲》1983年3期

《三國誌》的書名 《讀書》1983年9期

論劉因詞 《四川大學學報》叢刊《唐宋文學論叢》,1983年11月

關於杜牧《清明》詩的兩個問題 《文史知識》1983年12期

王靜安詩詞述評 《王國維學術研究論集》第1輯,1983年,華東師大出版社,上海

自傳及著作簡述 《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第三輯),1983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北

論蘇、辛詞與《莊》、《騷》 《四川大學學報》1984年1期

論陳與義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4年1期

論張孝祥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4年1期

杜甫夔州詩綜述 《草堂學刊》1984年2期

論黃庭堅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4年3期

論史達祖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4年3期

論姜夔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4年4期

詞學淺談答客問 《書林》1984年3期、4期

杜牧評傳 《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第2卷,1984年,山東教育出版社,濟南

《三國誌選註》前言 《三國誌選註》,1984年,中華書局,北京

《戰國策考辯》 《戰國策考辯》,1984年,中華書局,北京

論賀鑄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5年1期

論張元幹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5年1期

冰繭庵識小錄 《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27輯《古籍整理研究》,1985年3月

論文天祥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5年3期

論劉辰翁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5年3期

讀杜牧詠史詩 《文史知識》1985年7期

追憶三位中學老師 《中學生文史》1985年7期

治學經驗漫談 《群言》1985年5期

《茅於美詞集》序 《茅於美詞集》,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長沙

政治家諸葛亮散論 《諸葛亮研究》,1985年,巴蜀書社,成都

陳壽評傳 《中國史學家評傳》上冊,1985年,中州古籍出版社,鄭州

論張先詞 《文學遺產》1986年3期

《戰國策新校註》序 《明報月刊》二十周年紀念特大號,1986年1月

論張炎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6年1期

論李清照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6年2期

杜甫兩川詩學術討論會開幕詞 《草堂學刊》1986年2期

紀念籍忠寅先生 《文獻》1986年3期

培養研究生的良好學風 《群言》1986年6期

張炎《高陽臺·西湖春感》賞析 《名作欣賞》1986年6期

李祖桓《仇池國誌》審查報告 《仇池國誌》,1986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北京

略論十六國北朝時期的民族關系 《魏晉南北朝史研究》,1986年,四川省社科院出版

社,成都

論高觀國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7年4期

詞中的《哀江南賦》

——讀元好問《木蘭花慢》(擁都門冠蓋)詞 《文史知識》1987年11期

晏幾道《與鄭介夫》詩賞析 《 宋詩鑒賞辭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黃庭堅《新喻道中寄元明用傷字韻》詩賞析 《宋詩鑒賞辭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

版社,上海

黃庭堅《次韻裴仲謀同年》詩賞析 《宋詩鑒賞辭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詩賞析 《宋詩鑒賞辭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黃庭堅《登快閣》詩賞析 《宋詩鑒賞辭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陳與義《雨》詩賞析 《宋詩鑒賞辭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陳與義《除夜二首(其壹)》詩賞析 《宋詩鑒賞辭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陳與義《傷春》詩賞析 《宋詩鑒賞辭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姜夔《送範仲訥往合肥三首(其二、其三)》詩賞析 《宋詩鑒賞辭典》,1987年,上海

古籍出版社,上海

論汪元量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8年1期

常州派詞論家“以無厚入有間”說詮釋 《四川大學學報》1988年2期

略談如何繼承發展傳統詩詞的創作 《上海詩詞》1988年1期

《全宋文》序 《文獻》1988年2期

歌頌純貞愛情的佳作

——讀元好問兩首《摸魚兒》詞(“雁丘辭”與“雙蕖怨”) 《文史知識》1988年

4期

我所收藏的馬壹浮先生詩詞 《文獻》1988年3期

從以“肖”代“蕭”談起——不可用同音代替法造簡化字 《群言》1988年7期

論詞的空靈與質實 《四川大學學報》1988年3期

不無危苦之辭,惟以背哀為主

——評李清照、劉辰翁、汪元量三家的“元夕”詞 《文史知識》1988年10期

韋莊《荷葉杯》(記得那年花下)賞析 《唐宋詞鑒賞辭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

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賞析 《唐宋詞鑒賞辭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

版社,上海

蘇軾《蔔算子》(缺月掛疏桐)賞析 《唐宋詞鑒賞辭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

黃庭堅《謁金門》(山又水)賞析 《唐宋詞鑒賞辭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秦觀《八六子》(倚危亭)賞析 《唐宋詞鑒賞辭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嶽飛《小重山》(昨夜寒蟄不住鳴)賞析 《唐宋詞鑒賞辭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

社,上海

姜夔《長亭怨慢》(漸吹盡)賞析 《唐宋詞鑒賞辭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論張惠言《水調歌頭》五首及其相關諸問題 《四川大學學報》1989年1期

劉永濟《雲巢詩存》序 《文獻》1989年1期

中外合作培養研究生的經驗 《群言》1989年4期

“煩瑣考證”辨析 《文史知識》1989年5期

宋詞與理學家——兼論朱熹詩詞 《四川大學學報》1989年2期

論王清惠《滿江紅》詞及其同時人的和作 《四川大學學報》1989年3期

論金初詞人吳激 《四川大學學報》1989年4期

賦手文心,開倚聲家未有之境

——評張惠言《水調歌頭》(珠簾卷春曉) 《文史知識》1989年11期

吳激《人月圓》(南朝千古傷心事)賞析 《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江蘇古籍

出版社,南京

元好問《水調歌頭》(牛羊散平楚)賞析 《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江蘇古籍

出版社,南京

元好問《木蘭花慢》(擁都門冠蓋)賞析 《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江蘇古籍

出版社,南京

元好問《摸魚兒》(恨人間、情是何物)賞析 《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江蘇

古籍出版社,南京

元好問《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賞析 《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江蘇

古籍出版社,南京

劉因《玉漏遲》(故園平似掌)賞析 《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江蘇古籍出版

社,南京

元好問《臨江仙》(夏館秋林山水窟)賞析 《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南京大

學出版社,南京

劉因《玉樓春》(未開常嘆花開未)賞析 《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南京大學

出版社,南京

陳維崧《夏初臨》(中酒心情)賞析 《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1989年,南京大學出社,

南京

論元好問詞 《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壹百周年學術論文集》,198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

顏之推評傳 《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續編壹,1989年,山東教育出版社,濟南

史達祖評傳 《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續編二,1989年,山東教育出版社,濟南

《君山遺稿》序 《冰繭庵序跋輯存》,1989年,巴蜀書社,成都

《夜珠詞》序 《冰繭庵序跋輯存》,1989年,巴蜀書社,成都

《文選六臣註訂訛》序 《冰繭庵序跋輯存》,1989年,巴蜀書社,成都

郭斌龢譯柏拉圖《理想國》序 《冰繭庵序跋輯存》,1989年,巴蜀書社,成都

《玉虹鑒真帖》殘本跋 《冰繭庵序跋輯存》,1989年,巴蜀書社,成都

陳師道詞論與詞作 《四川大學學報》1990年2期

詞品與人品 《四川大學學報》1990年3期

唐宋詞中“感士不遇”心情初探 《四川大學學報》1990年4期

指導、幫助、激勵、支持(我與民盟) 《文史知識》1990年5期

《歷代蜀詞全輯》題記 《文獻》1990年3期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讀晏幾道《臨江仙》詞 《文史知識》1990年8期

六十六載話師道 《求是》1990年17期

六十五年育才之經驗與藝術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年4期

葉嘉瑩《迦陵詩詞稿》序 《中國文化》第3期,1990年

讀《靖康稗史箋證》 《書品》1990年4期

《周邦彥研究》序言 《周邦彥研究》,1990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廣州

《諸葛亮形象史研究》序言 《諸葛亮形象史研究》,1990年,浙江古籍出版社, 杭州

《詩海拾貝集》序 《詩海拾貝集》,1990年,甘肅人民出版社,蘭州

《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賞析 《先秦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1990年,三秦出版

社,西安

郭璞《遊仙詩》(京華遊俠窟)賞析 《先秦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1990年,三秦出版

社,西安

錢寶琮《駢枝集》序 《文獻》1991年1期

朱淑真生活年代考辨 《文獻》1991年2期

《三國誌》傳抄本的“祖本” 《書品》1991年2期

論朱淑真生活年代及其《斷腸詞》 《四川大學學報》1991年3期

朱淑真卒年再考辨 《文獻》1991年4期

二千多年來中國士人的兩個情結 《中國文化》第4 期,1991年8月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新釋 《中國文化》第5 期,1991年 12月

憶華西大學廣益學舍 《成都晚報》1991年12月28日

景蜀慧《魏晉詩人與政治》序 《魏晉詩人與政治》,1991年,文津出版社,臺北

關於諸葛亮躬耕地究竟在何處的壹點意見 《諸葛亮躬耕地望論文集》,1991年,東方

出版社,北京

宋代文化淺議 《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1年,四川大學出版社,成都

“淮陽”與“雉陽” 《文史》第34輯,1992年5月

冰繭庵劄記——填詞經驗兩篇 《國文天地》1992年7期

從平易中見深沈——陶淵明《與殷晉安別》詩賞析 《文史知識》1992年7期

杜牧卒年再考辨 《文史》第35 輯,1992年6月

簡化字芻議 《中國文化》第6期,1992年9月

王仲犖先生遺詩序 《文獻》1992年4期

讀《蘇軾〈念奴嬌〉詞赤壁詞正格》書後 《大江東去——蘇軾〈念奴嬌〉正格論集》

1992年,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香港

“花間”詞平議 《俞平伯先生從事文學活動六十五周年紀念文集》,1992年,巴蜀書

社,成都

人生可貴是真情——讀陶淵明《歸去來辭》劄記 《六朝史論集》,1993年,黃山書社,

合肥

施議對博士論文《詞與音樂關系研究》評審意見 《博士之家》,1996年,澳門中華詩

詞學會,澳門

《歲寒集》題辭 《冰繭庵序跋輯存》(增補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臺北

馬國均《小休堂詩詞稿》序 《冰繭庵序跋輯存》(增補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

臺北

朱大渭《六朝史論》序 《冰繭庵序跋輯存》(增補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臺北

成善楷《霜葉詩詞稿》序 《冰繭庵序跋輯存》(增補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臺

《梁鶴銓詩詞稿》序 《冰繭庵序跋輯存》(增補本),1997年,文津出版社,臺北

冰繭庵劄記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8年4期

《繆鉞全集》2004年,河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