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醫四大經典著作

中醫四大經典著作

中醫四大經典著作有《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1、 《黃帝內經》:

《漢書藝文誌方技略》載有醫經、經紡、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其中醫經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黃帝內經》外,其他醫經均已亡佚。

2、《難經》:

中醫理論著作。原名《黃帝八十——難經》,3卷。原題秦越人撰。“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即問難《內經》。作者把自己認為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壹解釋闡發,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

3、《傷寒 雜病論》:

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壹書。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壹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該書成書約在公元200~210年左右。在紙張尚未大量使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這本書很可能寫在竹簡上。219年,張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護。

4、《神農本草經》

《傷寒雜病論》 開始了它在人世間的旅行。在那個年代,書籍的傳播只能靠壹份份手抄 ,流傳開來十分艱難。《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撰人不詳,“神農”為托名。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論,或謂成於秦漢時期,或謂成於戰國時期。原書早佚,現行本為後世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的。

該書最早著錄於《隋書經籍誌》,載“神農本草,四卷,雷公集註”。《舊唐書經籍誌》、《唐書藝文誌》均錄“神農本草,三卷”,宋《通誌藝文略》錄“神農本草,八卷,陶隱居集註”,明《國史經籍誌》錄“神農本草經,三卷”《清史稿藝文誌》錄“神農本草經,三卷”。

?學習意義:

中醫是壹門經驗醫學,中醫學是伴隨著人類的生產活動而產生的。因此,中醫的理論知識是日

久民心。相對而言,西醫是日新月異的。中醫歷經幾千年的醫學理論,仍然積極地指導著臨床

診療,此為中醫之妙。總之,學習古人的著作的意義在於,在古代著作的指導下,使中醫學呈

現出如今日漸輝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