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了夏天,這個壹年之中最炎熱的季節,氣溫漸升,濕氣漸大,身體各臟器也隨之受到季節的影響。
那麽夏季怎麽吃才會更 健康 呢?我們都知道綠豆是夏季的當令食品,炎炎夏日,壹碗清甜的綠豆湯下肚,煩渴燥熱壹時消散,是無數人的心頭好。但我們的 養生 達人又聽說了夏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節,中醫經典古籍《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 春夏養陽 ”的思想,“ 冬吃蘿蔔夏吃姜 ”的習俗也是流傳至今。
那麽問題就來了,綠豆和生姜明明是寒熱兩種不同屬性的食物呀,這兩種食療方法不是互相矛盾嗎?我們到底是應該在炎熱的夏天喝綠豆湯解暑降溫,還是應該喝姜湯“春夏養陽”呢?
不用急,張醫生現在就來揭曉答案。 這兩者看似是矛盾的 養生 觀點,而實際上並不是,只是針對的人群和情況不同而已 。這就好像四川人吃辣,東北人吃鹹壹樣,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方式才是好的 養生 方法。
生姜性味辛溫,同時具有 發散和溫暖 的作用,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服用生姜散寒通絡,再借助自然上升的陽氣,提高人體體溫的同時讓體內的寒氣消失。特別適合素體陽虛或體內有寒之人。
生姜更 建議在早上吃 ,使得陽氣升發更旺,潛藏的邪氣更容易被驅散。但切記不要吃太多,兩三片即可,否則導致胃熱。
但夏食生姜並不適合所有體質的人,尤其是陰虛體質或熱性體質的人群,若爭相效仿,就會外熱引動內熱,還會耗氣傷津,就不太好了。陰虛體質的具體表現有: 手腳心發熱,愛喝水,經常口幹、眼幹、鼻幹、皮膚幹燥,心煩易怒等 。
春夏養陽吃生姜適用於陽虛怕冷的人群 ,其他體質者在夏季還是應該多註意防暑降溫,喝些綠豆湯清熱解毒,消暑止渴,過壹個水潤涼爽的夏天。
夏季氣候的特點主要有兩個特征——熱與濕。此時天地間仿佛變成了壹個大大的蒸籠,我們處於其間,被“蒸”得汗流浹背。隨著汗液的大量流失,津液逐漸變得不足。綠豆壹看,馬上前來幫忙,順著消化道進入身體內部,壹邊幫助河道重新蓄水,壹邊帶著自己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努力維護著河道內的生態平衡。
炎熱夏季還容易出現什麽問題呢?容易茶飯不思,吃啥都覺得不舒服。中醫認為, “濕易困脾胃” 。也就是說,暑濕嚴重了,會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人會出現食欲不振,胃腹脹滿的情況。而 綠豆善於消解暑濕,就能增加脾胃運化能力 。經科學驗證,綠豆中的磷脂酰膽堿、磷脂酰甘油、和磷脂酸等,是有增進食欲的作用的。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為綠豆的 祛暑和利小便的成分主要在綠豆皮 中,因此用來解暑的綠豆,不要熬得太久,熬開鍋大約15分鐘到20分鐘就可以了。
雖然大多數人都可以放心地喝綠豆湯,沒有太多 禁忌 ,但是對於以下幾類人群,還是不要多喝了。
對於很多體質平和的人,在選擇綠豆和生姜的時候,就要根據自己生活的實際情況來了。
現代人的夏季不比古代,我們到處有空調。如果24個小時幾乎都呆在空調間的話,毛孔是閉合的,是感受不到很多暑濕之邪的,此時如果再貪涼飲冷,吃下很多冷飲,瓜果和綠豆湯,是會為自己的身體埋下壹顆寒涼的禍種,日益損傷自身的陽氣,人體的陽氣壹旦受損,百病叢生。
因此對於現代人來說,即使不是陽虛體質,只要沒有明顯的熱像,在夏季適當吃壹些生姜,是對身體有益處的。如果是高溫工作者,很少呆在空調間,就不要學別人吃生姜了,肯定要多吃綠豆來消暑。
由此可見,食療 養生 除了要懂得壹些專業知識之外,還要結合自己的情況隨時進行調整,千萬不可人雲亦雲,也不可壹層不變。 養生 之前先要動腦!
#大家 健康 超能團# @大家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