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部長”壹詞新解,《中國教育報》語言文字專刊第87期,1998,11.00。
3.金文考辨二則,《古代漢語研究》2000年第4期;
4.“解讀?(求),《古文字研究》,第25期,中華書局,65438年6月+2004年10月。
5.談“密”——論“古”的原意,《中國文字研究》2007年第2期(總第9期)。
6.《易》釋義,《古代漢字研究》,第27期,中華書局,2008年。
7.《平》質疑,簡帛(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占”異文補釋,《李雲學術期刊》(第8卷),商務印書館,2008年。
9.《越王許歌銘文補釋》,《中國文字研究》第1輯,2009年。
10.《楚竹書表字試釋》,《古文字研究》第28期,中華書局,2010。
11.《楚公館(10000)所見楚王兩姓考辨》,清華竹簡第壹輯,中西書店,2012。
12.清華竹簡“武”字補釋(三)——兼論戰國時期“虎”字的異形(10000),竹簡系列之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3.試釋句中的所謂“豐”(09000),《古文字研究》,第30輯,中華書局,2014。14.四聲壹致性理論之我見,河北學刊,第3期,1992。
15.《子車古音考》,載《古籍整理研究》2002年第3期。
16.楚簡所見舜父名註釋--兼談魚遷之例二。竹簡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7.“李玟說的就是他說的就是他說的”——簡牘七輯魚轉魚第四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8.《上海伯竹簡“臧罪”註釋——談魚桐拐案之六(09,000),《古代漢語研究新探——第十壹屆全國古代漢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語言出版社,2014。
19.《子》的音韻釋義——談《魚統傳》八例(15000),《歷史語言學研究》第七輯,商務印書館,2014。
20.清華竹簡“易”字試釋——談歌例之壹(07,000),《中國語言文字研究》第壹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1.也說“喜歡”——與錢宗武先生商榷,《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0。
22.“鏟”字釋義,《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1991。
23.“羽泉”音義探微,《詞典研究》第4期,1994。
24.參見《首屆元曲國際學術研討會》,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11。
25.為魏辨義,《古代漢語研究》第3期,1995。
26.《牛馬先走》,中國教育報1996 10 6月12語言文字專刊。
27.為什麽「如果」這個詞可以作為「選擇」?《中國教育報》1997年2月22日語言文字專刊第56期。
28.“亂”字的音訓,《中國教育報》,1997年7月29日,語言文字專刊,第60期..
29.《尚波竹簡三解》,《尚波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3月。
30.《尚波竹簡詞義劄記》(二),《尚波藏戰國竹簡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
31.郭店楚簡文字考辨,《古文字研究叢書》第24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
32.郭店楚簡文字考辨(續),簡帛語言研究第壹輯,巴蜀書店,2002年,11。
33.52例患者的詞語,中國語言,2003年第3期。
34.張家山漢簡詞語劄記,《古籍研究》2004年第5期。
35.《論借經詞》,《中國語文》2006年第3期。
36.上海博簡(四),《簡帛研究》2004,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5-438+10月。
37.尚波竹書《周易》文字考辨,華學8號,文物出版社,2006年。
38.《彭祖詞義簡析》,學術,四川辭書出版社,2008年。
39.“壹義”的詮釋與解讀,《民間經典》2008年第5期。
40.《張家山漢簡“去了”壹詞補釋》,《簡帛研究2005》,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41.《三德》(續),簡帛系列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2.同源詞音韻關系問答,民俗學經典期刊,第8期,2011年。43.同音異義滋生奶兩個音的理論,河北學術期刊,第2期,1990。語言文字學,5號,1990。
44.關於同源詞的定義,參見《中國語言與中國文化論文集》,香港亞太教育出版社,1993 May。
45.《論漢語同源詞》,河北學術期刊,第4期,1994。
46.《論漢源詞源與訓詁的劃分》,《河北學術期刊》1997第6期..
47.論同源詞語音關系的雙重性,《古籍研究》2000年第6期。48.古代漢語中的大名小名語序,中國語言,第3期,1994。
49.河北武安方言的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參見《漢語方言語法分類》,青島出版社,1996年4月。
50.《從經典釋文到馬史文通——漢語虛詞研究的傳統》,《馬史文通與中國語言史——首屆中國語言史研討會論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6月5-4-38+10月。
51.副詞“破”的源流,《中國漢語》,第4期,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