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有多福?
陳翔遠被著名文化學者於稱為君山,“靜靜地展示著中國文化的無限”。中國道教福地排名如何?關於君山是道教第壹福地的說法,《嶽陽縣誌》的記載與相關文獻存在分歧。在這裏,我選擇介紹幾個。明代隆慶《越州官誌及專業考證》說:君山《道書》有十五福地。"清代道光《洞庭湖記·山巴陵郡》說:君山《道書》雲十二福地。清光緒《巴陵縣誌·地理誌·山水》說:“君山在縣城西三十裏,壹座是香山,又名洞庭山。道書認為是十壹福地(杜光庭《洞天福地傳》)。此外,徐所編《名山四種》將君山列為第九位,其雲:“君山在洞庭湖”。但清初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在《閱史地紀要》中寫道:“君山乃道術第壹福地。”以上所有的記述,據說都源於陶澍。似乎說明了壹個問題,就是歷代福地位置的安排是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的。唐代杜光庭的《福地洞天記》對道教書籍的編排影響很大,所以新版《洞庭湖誌》在修訂時也采用了“十壹福地”說。“福地洞天”的語言來源於道教,指的是風景秀麗的山嶽勝地和神道居住的著名洞房,以神仙和真人為主。唐代杜光庭《福地樂園》中有雲:“君山在洞庭曹青湖中,由先厚生治之。”“侯生”為什麽是神仙?今天很難考證,可能是人氣不高的神仙吧,所以杜光庭排君山11。隨著君山文化的深入,特別是呂洞賓在嶽陽和君山的影響,君山在道教福地的地位自然會迅速上升。所以清代顧祖禹說“君山乃道術第壹福地”。顧祖禹的《道術》是哪本道家的書?我不知道。但是,依托君山的歷史文化積澱,呂洞賓在嶽陽城的遺跡和傳說對道教乃至整個社會都產生了影響,他在明末清初把君山提升為“第壹福地”是有道理的。以筆者所知,我至少可以給出七個理由。第壹,我國早期經典著作中有關於君山的神話傳說。《山海經·中山經五》載:“皇二女所居洞庭之山,是江源之常客。李袁之風,蕭湘之交,九江之間,必有風雨出入。”“皇帝”和“二女兒”是後來道教供奉的神仙。“洞庭山”,即君山,是君山最早的稱謂。第二,屈原為香山水神作祭祀歌。君山自戰國晚期起名為湘山,因近湘水而得名。從此,“洞庭”就成了這個湖的專名。屈原在湖南生活了十幾年,寫出了《向君》和《湘夫人》等著名詩篇。屈原的《九歌》是祭奠神靈的,這些神靈後來都被道教所信仰。第三,香山寺最遲在戰國末期就建在君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二十八年(219年)“渡淮水,過橫山,過南郡。漂在河上,到香山寺,風大的時候過不去。醫生問:“向君的上帝是什麽?”薄塗對他說:“我聽說,姚的女兒,舜的妻子,所以我把它埋在這裏。於是始皇帝大怒,令三千拷問者,皆伐象山之樹,砸其山。這壹史料不僅證明了屈原所吟誦的向君是象山、象水之神,也說明了象山寺是歷史文獻記載的最早的江南古寺,也可謂是道教中最早的古寺。君山是中國最早的五大名山之壹。《史記》曰:“自山之東,有五座名山,有兩座大川寺。都說房間太大,歌高。衡山、泰山、惠濟和香山。”所以《湖湘文化通論》中說:“司馬遷《史記》中提到君山(即黃帝南巡“攀熊而湘”,“湘”即香山),是中原入湘的關鍵點。這個時候,(秦朝)已經是舉世聞名的景區了”。又說“在秦代,香山、嵩山、恒山、泰山、惠濟列為廬山以東五大名山之壹”。五、道教神仙之壹,《黃金夫婦》中的玉女,太後的侍從,原住君山。君山現有景點“玉梳妝臺”就是它的遺跡。梳妝臺由三塊天然巨石組成,配有鏡子、桌子和繡花墩。前秦王甲《集註》雲:“洞庭山浮於水,其上金殿數百,玉女居之。四時金石絲竹之聲,貫穿山頂。“據傳說,梳妝臺是玉女用過的。後來玉女成了太後的侍女,梳妝臺石化了。6.君山還有與黃帝軒轅氏有關的鑄鼎臺和沖天閣。莊子《田蕓篇》雲:“(黃帝)張仙池,樂與洞庭之野。“老莊哲學壹直被認為是道家的經典。還有與道教有關的祠堂、洞庭寺、九香山、九香閣、釣魚臺、煙波閣等等。七、最重要的壹點是,呂洞賓在君山成仙,嶽陽則保留了盧希安的詩詞歌賦、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和歷史遺跡。因此,1978年出版的《辭海呂洞賓》說:“呂洞賓的神話傳說很可能起源於北宋時期的越州。“呂洞賓在越洋留下的詩句中有《絕句》:“獨走獨坐,無限人不知我。只有城南老樹的精華,才清楚地知道神靈已過。”“朝北遊,黃昏淡,袖中青蛇大膽。三個醉鬼(壹個已訂婚)嶽陽人不知,浪音飛越洞庭湖。“《洞庭湖君山賦》:“子夜君山戲月,小園西開。香風淡寒,雲在未來。"君山:"洞庭無雲無水,君山仙宮吹笛。喚龍耕煙植玉粒,喚鶴開門還客。壇上風雪堆積,門前草長壹尺。白石爛紅砂煮,細煮久煙墨長。日頭高,落幕唱黃庭,雷巖香泥落墻頭。“《致滕紫晶》:“化州答人,來嶽陽城。不要去我在的地方,秋日的天空是壹把劍。”“真人走巴陵城,太守怒之,使案官有罪。真人說:必須酒醒。我丟了,但留下壹首詩,說“暫時別了蓬萊的海上之行,偶會問太守為何。”住北鬥勺下,劍掛南宮月角。我喝醉了就真的醉了,也不知道怎麽著急。見面時,我們互不相識,卻把白雲趕回去休息。《沁園春》壹詞:“昨天是南京,現在是田玉娥,突然又突然。指洞庭為酒,渴則飲之;君山當枕,醉後眠。談笑自如,交流清晰,半瘋半仙。和我在壹起,我有浪漫的頭腦和兩個袖子。閑置多年後,安排了東華的第二次盛宴。砍珊瑚,砍吳起樹;天河淺,種我金蓮。砸碎玉京,踢翻彭道,給假禦玉案磕頭。沒有難度,信會變成八百,行會變成三千。“傳說宋人有九個音符。事實上,呂洞賓是嶽陽任賢村人,他的師父在他開悟時給他壹件紅袍。因此,嶽陽的古代盧希安雕像都披著羽毛,穿著紅色長袍。正因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嶽陽人,所以在他進京趕考的時候,與君山的漢鐘失散了,這也讓當時的人感嘆“不必有唐朝人不小心的事業,然後犯了壹個錯誤。“他成仙後,常在嶽陽買藥敷墨,並在天清觀寫了兩首詩供縣民刮墨治病。字跡被刮了壹英寸多深。他曾經拜訪過縣長滕子京。滕子京知道他是壹個陌生人,命令家人描述他英俊優雅的外表。三次醉倒嶽陽樓,寫詩。他曾與越州周知國手王倫下棋,贏了無數局。他在州橋喝醉了酒,攔住了喬的轎子,被拘留三天。他醒來時,留下壹首詩,飛走了。有壹次,他在船湖上與陸遊擦肩而過,引起了陸放翁的詩情畫意。最有趣的民間故事是“狗咬呂洞賓,不知好人”。原來《無垢道人八仙傳》中寫道,呂洞賓初入道觀時去廬山學劍術,途中隨致遠和尚下山安撫在峽口鎮糾纏王外家小姐的二郎。老和尚給了他壹幅藏寶畫,並告訴他可以用這件寶物驅逐狗,但不能傷害哮天犬的生命。但在趕走狗的時候,致遠想把狗牽扯到畫中,化為灰燼,誣陷老和尚,以達到搶班奪權的目的。而董斌卻按照指示開了展。誰知道哮天犬不知好歹?他轉身咬了呂洞賓壹口。這就是“狗咬了呂洞賓,但它不知道如何是好”這句諺語的由來。".但是在嶽陽,卻有另外壹種說法。傳說盧希安在洞庭湖旅遊時,遇到壹個小財主,他患了血吸蟲病,腹水壹天比壹天嚴重。盧希安給了他壹劑藥,並告訴他:“我三天後再來看妳。“吃了藥後,小財主胃裏幹澀咆哮,拉肚子三天,腹水完全消失,病情好轉。這時,他兒子來報告說,道士來了。小財主怕道士來找他要藥錢,皺了皺眉頭,馬上讓兒子去廚房拿個籃子扣在肚子上,然後蓋上衣服,用皮帶系好,命令兒子把家裏養的狗都放出來。呂翁壹到,就站在門口破口大罵:妳這狂妄的婊子,哪來的這些假藥來捉弄我,害得我吃了好多飯沒用,妳還想騙我的錢,寶貝,放了狗。話音剛落,幾條惡犬兇猛地撲向呂翁。呂翁回避,吹去塵埃,留下幾句箴言:“對老錢戀人吝嗇,肚子上扣個筐。“逗弄呂洞賓,放狗走。永遠不要離開妳的肚子,妳會有壹輩子的大肚子。”然後走開。從此,籃子就長在了小財主的肚子上,我拿不下來。至於其他10個廣為人知的民間故事,以及元代著名雜劇作家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嶽陽樓》、流傳已久的巴陵戲《白發蒼蒼》等膾炙人口的戲曲,這裏就不壹壹贅述了。遺址包括呂西安亭、三嘴亭、呂西安寺和朗音閣。這裏只談盧希安亭和朗音亭的來歷。盧仙亭,現名盧仙觀,又名郭頌亭、郭喜安亭,位於洞庭南路白鶴山,建於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以前。關於陸仙觀的來歷,宋代樊誌明在《嶽陽風土》中記述了壹個故事:李官壽在賀州時,壹個自稱136歲的道士陳來訪,說最近在南嶽見過。呂翁告訴他,前壹天他在嶽陽城南的壹棵松樹下休息,突然他看到壹個人從樹上下來,向呂翁要壹顆丹藥,呂給了他壹粒糧食和壹首詩。陳道人只記得最後兩句:“只有城南老樹好,明明知道神仙過了。”壹年多後,李灌被調到越州,去城南視察此事。看到枯萎的古松枝葉繁茂,他問白鶴寺的和尚為什麽。講完上面的故事,和久說那首題寫在墻上的詩已經被雨水毀掉了,但原詩還記得:“獨走獨坐,無限人不知我。只有城南的老樹精,才清楚地知道神靈已過。”李灌深感意外,於是將這首詩與盧希安的另壹首詩《絕句》:“北上去黃昏”,以及他所經歷的事,壹起刻在嶽陽樓前。不久,有人在白鶴寺壹側的古松樹旁建了壹座仙人亭,後命名為呂仙亭。朗音閣,又名殷飛閣,位於君山龍灣山。為什麽要建朗音閣?北宋時,嶽州知府李灌在城南白鶴寺得了呂翁的兩首詩,隨即在嶽陽樓上立了壹座巨碑。壹雲曰:“袖中青蛇大膽。三醉嶽陽人不知,浪音飛洞庭湖。”他飛到哪裏去了?他飛到洞庭福地君山,在那裏停留。亭子的名字來源於魯翁的詩。於是,明朝官員胡松以“破書”在施樂亭寫下了“朗吟飛越處”。據說這個地方是呂翁成仙的地方。宋代羅大靖《何林宇錄》載:“呂洞賓,唐進士,亦欲當京師。鐘留翁在嶽陽,得了仙訣,就不做京師了。現在嶽陽殷飛館是他的地方。”亭子是它升起的地方,因此得名殷飛亭。當時有人在亭子裏寫了壹首詩:“尋官千裏來深井,鐘離蓋落。”妳不可能對唐的事業沒有打算,那妳就大錯特錯了。“不無幽默地感嘆,盧希安在這裏升仙,卻沒能為國家做出貢獻。傳說盧希安是陜西人。他去北京考試為什麽要來嶽陽?事實上,宋代有人說盧希安是嶽陽人。北宋河南人邵伯在《後漢書》中記載:“盧希安生於唐朝,所以他家是嶽陽人。今天,他的地名是村,仍然有許多呂姓。禪初,仙人從後院出來,留了半天話,解了袍服,忽然不見了。今天,嶽陽的仙人雕像穿著袍雲。“在1953,嶽陽樓的盧希安雕像被作者看到穿著羽毛套裝,襯著壹件紅色長袍。自宋代以來,歷代多次修繕郎音閣,是君山最古老、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道教亭。朗音閣下還有壹個神仙足浴池,池中泉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相傳是二公主和盧希安跺腳的地方。”《巴陵縣誌》載:“足浴池在君山朗音閣之下,有壹石池,相傳為仙人足浴池,大如浴缸。“由於盧希安在嶽陽的深遠影響,自古以來贊美他的詩詞數不勝數。這裏只是幾個。宋代狀元王曰:“此處神仙歷數經,老松枯幼。我現在就想成仙,再也不飛去洞庭了。《元代陳輔》:“昔盧希安遊洞庭,玉笛吹蘆花。劍在秋天的天空中飛走了,夜月的千山是朦朧的。世事匆匆,驚濤駭浪。當我呼喚老樹,我想傾訴,濕露灑滿青苔。《明蘭春》:“洞庭萬裏通海,石屋藏千年。華表嶽旌鳴鶴,蒼梧雲濕劍龍歸。城南老樹名空,枕邊高梁夢已不在。仙客在找漏洞,丹沙不違心。《清·潘雷》:“千葉之帆萬點,銀波浮動。澎湖可能贏不了這個,會是壹個吹笛子的飛仙。”吳的《沈睡的》意象:“莫言仙客知機,天下無物。“我不記得我是什麽時候醉了三年,很久都沒事幹。兩腿之間騎鶴是安全的,但袖子裏套著蛇睡覺是不可取的。平白睜眼看老樹,斷去斜光。”謝:“羽客新亭水香,登之不可再見。雲中雨出蒼山,花響老鶴歸。眼看河水越來越差,我什麽時候來南方?空林長香,寂寞寒梅對杯。”有人開悟醒世,有人兼差,有人憂國憂民,有人懷古,各抒懷。積澱了深厚的盧希安文化。至於呂洞賓,歷代研究者認為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中唐至北宋初的壹位長壽道士。他棄儒從道。其生卒年,據元太定元年(1324年)山西芮城縣永樂鎮永樂宮《重修春陽萬壽宮碑》記載:“唐德宗生於貞元十二年(796年)四月十四日。”《呂純陽之德》說“唐貞元生於14 (798)年4月4日”。慈海持後壹種觀點。唐代杜光庭(850-833)寫《福地洞天》的時候,呂洞賓還沒有出家(辭海說他64歲才認識韓仲)。有什麽影響?但宋代以後,盧希安成為北方道教全真五祖之壹。尤其是元朝皇帝尊稱他為“春陽政警助皇帝”,與儒家“文宣之王”孔子地位相當,“富友帝廟”嶽陽樓也貼滿了皇帝殿專用的黃色琉璃瓦。與此同時,盧希安、觀音和關公成為佛教和道教中最有影響力的三位神之壹,人們對他們的崇拜最為頻繁。這些變化自然影響了後來寫道學之書的專家。他們在排列道教天堂的時候,按照上面的情況,君山排在第壹位。就這樣,顧祖禹引用的道書就產生了。綜上所述,君山在道教中有多有福?答案確實如顧祖禹所說,君山是明清以來道教第壹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