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代歷史有哪些優秀女士?

中國古代歷史有哪些優秀女士?

著名舞蹈家趙飛燕 趙飛燕,是我國古代最為傑出的著名舞蹈家,漢成帝劉驁最寵幸的皇後,又是身材最為苗條,姿容最為秀麗的絕色美人。 趙飛燕,被稱之我國古代最傑出的舞蹈家是當之無愧的。她是漢成帝時(公元前32—公元前7年)人。她的父親,名叫馮萬金,是壹個對音樂頗有造詣的音樂家,他編制的樂曲十分優美動聽,當時,轟動壹時,人們欲爭先壹飽耳福為快;她且自稱“凡靡之樂”,確是有它的獨到之處。 趙飛燕原名宜主,和她妹妹合德是壹對雙胞胎,姊妹都姿色超人,從小就是壹對逗人喜愛的小美人。她姊妹生長在這樣壹個音樂世家,自然從小受了音樂薰陶,況且有胎胚中帶來的遺傳音樂細胞,自然與歌舞容易結緣,且難分難解,不過她們不幸的是母親早年夭亡,扔下她們這壹對雙胞胎,由她父親壹手拉扯,從小失去母愛的孩子,心靈是受到壹定的創傷的。 宜主長大以後,身材窈窕,體態輕盈,風度翩翩,格外招人註目。她妹妹合德擅長音樂,歌聲輕柔動聽富於抒情。她們姊妹二人都聰明從伶俐,容貌美麗。 她們的父親死後,家境徹底敗落,姊妹雙雙無依無靠,只得流落在長安以打草鞋和唱小曲為生,過著貧苦的生活。 後來被漢成帝收為皇妃,賜名“飛燕”,得到皇上的寵幸,並把妹妹合德推薦給皇帝。 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漢成帝死,哀帝劉欣立為皇帝,哀帝的即位是得到趙飛燕支持的,故封為皇太後。哀帝在位六年崩駕,隨即平帝劉衍即帝位。朝中群臣指責趙飛燕“失婦道”等等罪名,被迫自殺身死。 三國美女貂嬋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壹,古籍上雖然沒有記載,但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為漢末三中紛爭中重要的從物之壹。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貂皮蟬作了進壹步的描寫和刻劃,影響頗大,民間傳說尤為動人,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中傑"、"女中英"。 據考證,歷史上的貂蟬,姓任,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執掌朝臣戴的是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 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後,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與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巾幗英雄花木蘭 在古老的中國,有壹位個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蘭”,身為花家的大女兒,花木蘭在父母開明的教悔下,壹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帶來榮耀。 不過就在北方匈奴來犯,國家正大舉征兵的時候,木蘭年邁的父親竟也被征召上戰場,傷心的花木蘭害怕父親會壹去不返,便趁著午夜假扮成男裝,偷走父親的盔甲,代替父親上戰場去。 從軍之後,花木蘭靠著自己堅韌的毅力與耐性,通過了許多困難的訓練與考驗,也成為軍中不可或缺的大將。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戰時,花木蘭的女兒身被軍中的同僚發現,眾家男子害怕木蘭會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將她遺棄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戰。在這麽艱難的時刻裏,她憑著壹股堅強的意誌與要為花家帶來榮耀的信念,克服困難,趕回部隊,最後協助朝廷大軍抵擋了匈奴的來犯,救了全中國。 美艷如花的楊貴妃 楊貴妃(719~756)是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她通曉音律,能歌善舞。 最初她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到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就封其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壹,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 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自執鞭,貴妃的織繡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禮品精美而被升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逃離長安,途經馬嵬坡時,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勾結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於是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北宋名姬李師師 李師師是開封人,本姓王,因父母雙亡,被壹李姓歌妓收養,便冒姓李,人稱李師師。長大後不但風流玉立,艷若桃李,且歌喉婉轉,端的是聲透碧霄,音貫九重,在諸教坊中獨領風騷。崇寧、大觀間,正值豆蔻年華的李師師已經名噪京師了。 宋徽宗本是獵艷好手,李師師很快便成了他的獵物,於是名花解語,金屋藏嬌。盡管後宮佳麗三千,粉黛如雲,但徽宗視之皆視如糞土。 可惜樂極生悲,好景不常,“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人牧馬南寇,四郊多壘,邊圉孔棘,李師師慷慨解囊,將徽宗前後所賜金錢悉數捐入官府,以助軍餉,並做了女道士。金兵攻破汴京,主帥撻懶聽說師師花容月貌,便指名索要,欲獻給金太宗。師師“乃脫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李師師外傳》)壹代名媛就此香銷玉殞。 被囚在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的宋徽宗得知消息,不禁涕泣不已。盡管李師師落魄天涯,花憔柳悴,但這種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氣節,確實值得贊嘆! 憂國憂民的李香君 在明末那個非常墮落的年代,秦淮河畔,卻生活著壹群對明朝的前途甚感憂心的紅塵女子。李香君,是其中壹個家喻戶曉式的人物。 崇禎十二年的秋天,年僅21歲,但已名聞四方的復社四公子之壹侯方域,剛從河南商丘來到南京,便拋開即將開始的鄉試,直接走上了暗紅色的樓梯。 那壹年,李香君正當十六歲花季妙齡,“溫柔纖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轉嬌羞,未入芙蓉之帳。”她坐在繡簾掛落的花格窗前,遙望著秦淮河,她在等待她夢中的愛情。當侯方域驀然出現在她的面前時,她壹定感覺到了她所期待的姻緣已經來臨。這本應是壹段才子佳人式的風花雪月,只是可惜選錯了時代背景。隨著滿清鐵蹄的入關,明朝大廈快速地坍塌。 復社的死對頭阮大鋮,抓住了這個機會,他企圖用金錢收買侯方域,來達到他個人的政治目的。這壹伎倆,很快就被才識過人的李香君識破。她堅決拒絕了阮大鋮的金錢誘惑,並要求侯方域立即與之斷絕關系,劃清界限。 不管侯方域後來的表現如何,應該說,李香君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是無可非議的。對愛情的追求如此堅貞,且是發生在壹個秦淮歌妓的身上,實屬難得。 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南京失陷,南明成了壹團歷史中的泡影。對於李香君來說,她所生存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她所追求的愛情最終也因侯方域的北返而破滅。 順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滿樹的桃花已經雕謝,落紅遍地。李香君悄悄地合上了那把題有侯方域詩句的扇子,淒切地收拾好行裝,與過去訣別。她獨自來到棲霞山下,在壹座寂靜的道觀裏,出家為道姑。史書言,李香君後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