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註重學術與教育的結合。“中國的學術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傳統,而且是與教育相結合的”;
中國有壹所學校由來已久。據史料記載,最早的學校可謂是唐瑜(堯舜)時代的“成俊”(朝鮮有成均館大學),成俊是壹個學校。甲骨文中發現“國子監”,是漢代國子監的前身。西周時期培養的學校叫“徐”(北京也有“國子監”)。春秋以前學校的教育內容是詩、書、禮、樂。春秋末期,易經和春秋也是基本的教學內容。“六經”是先秦時期的“基礎教材”。"這也是中國學術起源的重要壹點."春秋時期,孔子孟子稱孔子為“大師”,皇帝因“孔子寫六經”而加孔子的頭銜為“大成聖人”。中國“當時的學術在六經”。
2.戰國時期的莊子和荀子。
"《莊子天下篇》和《荀子非十二篇》可以說是學術史著作的源頭."
3.西漢司馬父子與劉父子
司馬談的《論六經要義》,司馬遷的《史記》(固化了“中原中心論”的歷史觀,斥《山海經》為“不雅”);劉翔劉鑫七觀不錄。
4.東漢班固
韓曙文藝誌。
5.宋代歐陽修
先打開“疑古關”。
6.黃宗羲、崔恕和範姜
明末清初黃宗羲的“宋薛源案”與“明儒案”:18世紀,崔恕寫了《考證錄》,範姜寫了《國朝漢學家史》、《國朝宋學元源流》。
7.清中葉的廖平(廖季平)和清末的康有為。
廖平作為“金文經學派”的代表,提出了“經學六變”理論;康有為對孔子變法的審視。兩人都淡化甚至否定了孔子以前的學術史。
8.章太炎與劉
他傾向於清代中期“古文經學派”的觀點,並試圖追溯孔子以前的學術成就。
9.民國與五四時期的梁啟超。
著有《清代學術概論》和《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10.胡適與顧頡剛
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以“古史不可靠”為由拋棄了唐、虞、夏、商,只談“詩三百”;顧頡剛的《論古代史》與錢先生的提出了中國古代史是由層層疲勞造成的理論,形成了壹個古代史歧視學派,但他敢於懷疑古代史。
11.馮友蘭
中國學術史分為“子學時代”和“經學時代”。他還提出了“信古、疑古、釋古”的理論(《馮友蘭釋古的基本傾向仍是疑古》)。
李學勤先生提出了許多出土的新材料,“迫使我們思考壹些學術史上的根本性問題”。
堅定地指出“大量簡牘和佚文的出現,證明中國的學術史必須重寫”—
首先,可以平反壹些古籍的“冤假錯案”;
其次,可以重新估計壹些古籍的年代;
再次,通過對戰國秦漢簡帛的綜合考察,可以對這壹時期深厚的學術流作出新的判斷。學術史嚴格來說屬於“歷史”。王國維先生強調“雙重證據法”,提出“紙面材料靠地下材料”的觀點;楊湘魁和饒宗頤提出了“三重證據”法。跨學科研究有助於“將物質考古學與精神學術史緊密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