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越的名劍
春秋時期,互為世仇的吳越兩國卻同以鑄劍精良聞名於當世,我們由現存的實物可以充分證明此點,其技術之精湛、工藝之華美,可稱舉世無匹,尤其是劍身的表面處理,不但具有神秘華麗的花紋,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鋒銳如新,這種處理技術至今仍然是個謎。
此時,鋼鐵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臺,或許對於青銅兵器的鍛冶技術已累積了足夠的知識,又或許摺疊鋼的技術本來就承襲自打造青銅兵器的經驗,無論如何,這個時期的鋼鐵兵器,其水準的確領先了全世界壹大截。
著名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幹將等人,煉就壹批千古名劍:幹將、莫邪、湛盧、巨闕、純鉤、龍淵、太阿、工布、魚腸等,即使實物不存,它們的赫赫威名仍令我們心馳神往。
‘吳越春秋’中記載薛燭評純鉤劍:“光乎如屈陽之華,沈沈如如芙蓉始生於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劍“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劍“文若流水不絕”,以及:龜文、縵理、列星、溢水、冰釋、高山、深淵、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
2、秦朝的長劍
戰國後期的秦國已經是青銅劍、鐵劍並用,同時劍的型制也有變化,長度曾加到壹百公分左右,劍身狹長,表面經過仔細地研磨,並有壹層鉻鹽氧化物,顯現著烏黑的光澤,能防蝕防銹,陜西秦墓出土的諸多長劍幾乎有如新制,而其他兵器如:鈹、矛、殳、鏃等也都是應用此法。
這種長度的青銅劍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由於青銅硬而脆的性質,過長的劍極易折斷,因此劍的長度歷來是受到限制的,秦代的長劍硬度壹如經過處理的中碳鋼,卻能具有這種長度,出土之後頗令人不敢置信。
經過學者的研究,發現其劍身有規律地作多段的收束,劍身寬度逐段變窄,而厚度則作比例性的加大,使其物理性能達到非常完美的地步,據說兵馬俑出土時有過大量碎片壓住青銅長劍的實例。
移開碎片後,長劍立即反彈恢復原狀,可見這種青銅劍韌性之優良;此時可說是青銅兵器的第二個,也是最後壹個高峰。
3、環首鐵刀
這種在西漢時期發展的新兵直身而單刃,劍首成扁圓的環形,壹般稱之為“環首鐵刀”,沒有明顯的劍格,柄以木片夾束,再緊縛粗繩,因長於砍劈而迅速地取代長劍,也由於需求量大增,漢武帝時在全國各地設立鐵官,專管鐵器生產,而冶煉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
東漢時使用百鏈鋼和局部淬火的技術,使之更加強韌鋒利,隨著漢朝對四方的經略,東及日本、西達西域,可說威名遠播,這種形制也壹直延用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日本對環首鐵刀全盤接收,並著手仿制,對後來日本刀的發展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至今仍保有不少實物可茲證明。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雙附耳式的佩系法,改變了配刀的方式,這種方式壹直沿用至今;另外,此時也發展出新的刀型,刀身略彎,刀尖前銳後斜,更適於劈砍,其形制與後世的刀型已十分接近。
4、西域民族的刀
這個時期是壹個十分開放的時代,各民族交流頻繁,中亞的“大馬士革鋼”(又稱為“烏茲鋼”)經由絲路在此時傳入,這種烏茲鋼並非壹般的摺疊鋼,呈現著特殊的細碎花紋,制作方法至今成謎,自古以來,得之者視若至寶,它的鋒利、強韌、耐蝕直可傲視古今。
唐代與西域的關系極其密切,取得這種寶刀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知是否取得這種技術?當時波斯、大食人來華者頗眾,其中可有能匠?又或者彼國視為密技、不許外傳,然而中唐時與大食的征戰,也有可能俘獲亦未可知?凡此種種,有待未來專家學者的研究。
5、龍泉劍
雖然劍在戰場上已無用武之地,但正式場合仍以佩劍為主,民間亦多習練劍術者,即使文弱書生,也總喜歡在書房掛上壹把長劍,以示文武雙全,道教更以之為法器,配合穿鑿附會的傳說,使得劍的本色壹時竟模糊起來,充斥著許多不具實用性能的劍器,至今仍數常見,以浙江龍泉出產最多。
龍泉於明清兩代均以制刀劍聞名,因用料精良、制作嚴謹而享有聲譽,最盛時,僅此壹地,刀劍號竟達數十家之多,爾後以需求日盛,力求大量生產,而識貨者日少,所作徒具劍形,淪為壁上裝飾,技藝遂日漸中落,就我們常見的龍泉七星寶劍,少有佳作,即是此理。
百度百科-中國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