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下陰別簡介

下陰別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會陰穴的別名 5 出處 6 穴名解 7 特異性 8 所屬部位 9 下陰別穴的定位 10 下陰別穴的取法 11 下陰別穴穴位解剖 11.1 層次解剖 11.2 穴區神經、血管 12 下陰別穴的功效與作用 13 下陰別穴主治病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下陰別穴的配伍 16 文獻摘要 17 下陰別穴研究進展 17.1 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17.2 對呼吸變化的影響 17.3 *** 術後止痛 17.4 治療外陰白斑 17.5 治療遺尿 17.6 治療先天性腰骶椎裂引起的排尿困難 18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下陰別 1 拼音

xià yīn bié

2 英文參考

Huìyīn CVl [中國針灸學詞典]

3 概述

下陰別為會陰穴之別名[1]。《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下陰別壹。”王冰註:“謂會陰壹穴也。”《針灸學》(南京)等作會陰之別名[1]。張景嶽註:“自曲骨之下,別絡兩陰之間,為沖督之會,故曰陰別,壹謂會陰穴也。”

穴位 會陰 漢語拼音 Huiyin 羅馬拼音 Huiyin 美國英譯名 Meeting of Yin(Perineum) 各

號 中國 CV1 日本 1 法

國 莫蘭特氏 VC1 富耶氏 VC1 德國 KG1 英國 Cv1 美國 Co1

會陰為經穴名(Huìyīn CV1,RN1)[2][3][4]。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下陰別(《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屏翳(《針灸甲乙經》),平翳(《醫宗金鑒》),金門(《備急千金要方》),神田(《聖濟總錄》),海底(《針方六集·神照集》),下極(《類經圖翼》)。屬任脈[2][3]。會陰是任脈之別絡;沖脈、督脈、任脈之交會穴[3]。此穴在會陰之部,故名會陰[3]。會陰穴主要用於急救及二陰疾患:如癲狂,驚癇,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小便難,遺尿,陰癢,陰挺, *** 汗濕,陰門腫痛,大便秘結,小便不利,陰痛,痔疾,昏迷,脫肛,帶下,便秘,疝氣,現代又用會陰穴治療溺水窒息,前列腺炎,子宮脫垂, *** 炎, *** 濕疹,尿道炎,痔瘡,閉經,產後昏迷不醒,睪丸炎,陰囊炎等。

4 會陰穴的別名

下陰別(《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屏翳(《針灸甲乙經》),平翳(《醫宗金鑒》),金門(《備急千金要方》),神田(《聖濟總錄》),海底(《針方六集·神照集》),下極(《類經圖翼》)。

5 出處

《針灸甲乙經》:會陰,壹名屏翳,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

6 穴名解

此穴在會陰之部,故名會陰[3]。

相合聚結之處為會。陰,指 *** ,在此指前後二陰。穴居兩陰間,為任、督、沖三脈的起點。任脈總攝全身諸陰之脈,為陰脈之海,本穴當本經外循行之發端。沖脈為血海。《針灸大成》載有:“兩陰間,任督沖三脈所起,督由會陰而行背,任由會陰而行腹,沖由會陰而行足少陰。”因名會陰。又本穴在處,四翳如屏,故又名屏翳。屏翳之義,遮以蔽也。[5]

7 特異性

會陰是任脈之別絡[3]。

會陰是沖脈、督脈、任脈之交會穴[3]。

8 所屬部位

*** [6]

9 下陰別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會陰穴在會 *** ,男性當陰囊根部與 *** 連線的中點,女性當大 *** 後聯合與 *** 連線的中點[7]。

會陰穴位於會 *** ,男性當陰囊根部與 *** 連線的中點,女性當大 *** 後聯合與 *** 連線的中點。仰臥屈膝取穴[3]。

會陰穴位於會 *** 正中[2]。男子當 *** 與陰囊之間;女子當 *** 與 *** 後聯合之間[2]。

會陰穴在任脈的位置

會陰穴在 *** 的位置(出自《中醫大辭典》)

會陰穴在任脈的位置

10 下陰別穴的取法

截石位,於 *** 與陰囊根部(女性為大 *** 後聯合)連線的中點取穴。

會陰穴位於會 *** ,男性當陰囊根部與 *** 連線的中點,女性當大 *** 後聯合與 *** 連線的中點。仰臥屈膝取穴[3]。

膀胱截石位,男子於陰囊後端與 *** 前端連線的中點處取穴;女子於大 *** 後聯合部與 *** 前端連線的中點處取穴[8]。

11 下陰別穴穴位解剖

會陰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會陰中心腱。淺層布有骨後皮神經會陰支, *** 神經的分支和 *** 內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會陰中心腱[3]。

皮膚→皮下組織→會陰中心腱[4]。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有會陰神經( *** 神經分支)和 *** 內動脈分支[4]。

布有會陰神經分支和會陰動、靜脈分支[2]。

12 下陰別穴的功效與作用

會陰穴具有醒神鎮驚、通調二陰的功效。

會陰穴有調陰陽氣機、清下焦濕熱作用[3]。

會陰穴為任脈之首穴,位於前後二陰之間,故以治療二陰病為主,並有急救作用[9]。

會陰穴有醒神鎮驚、通調二陰之功。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癲狂,驚癇,二便不利,痔疾。猶言諸陰之會也,穴在兩股夾襠,兩陰竅之間,故能治谷道、子宮、精室、陰器諸處之病。[5]

13 下陰別穴主治病證

會陰穴主要用於急救及二陰疾患:如癲狂,驚癇,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小便難,遺尿,陰癢,陰挺, *** 汗濕,陰門腫痛,大便秘結,小便不利,陰痛,痔疾,昏迷,脫肛,帶下,便秘,疝氣,現代又用會陰穴治療溺水窒息,前列腺炎,子宮脫垂, *** 炎, *** 濕疹,尿道炎,痔瘡,閉經,產後昏迷不醒,睪丸炎,陰囊炎等。

會陰穴主要用於急救及二陰疾患:如癲狂、驚癇、遺精、陽痿、女子月經不調、小便難、遺尿、陰癢、陰挺等[3]。

會陰穴主治小便不利、陰痛、痔疾、遺精、月經不調、癲狂、昏迷、溺水窒息[10]。

會陰穴主治陰痛,陰癢,痔疾,脫肛;月經不調,陰挺;陽痿,遺精;溺水窒息,產後昏迷,驚癇,癲狂;小便不利,遺尿;便秘;疝氣[8]。

現代又多用會陰穴治療溺水窒息、昏迷、前列腺炎、子宮脫垂、 *** 炎、 *** 濕疹及尿道炎、尿閉、痔疾、疝氣等[3]。

會陰穴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癲狂,脫肛,痔瘡,疝氣,小便不通,帶下,月經不調, *** 瘙癢等[2]。

治陰癢,陰痛, *** 汗濕,陰門腫痛,小便難,大便秘結,閉經,溺水窒息,產後昏迷不醒,癲狂, *** 炎,睪丸炎,陰囊炎,疝氣。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8][10][3][2],局部脹痛[8],可擴散至前、後陰[8]。

註意:孕婦慎用[8][10]。

14.2 灸法

可灸[3][8][10]。

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2]。

15 下陰別穴的配伍

會陰穴配三陰交治產後暴卒[3]。

會陰穴配承山、委中治痔疾[3]。

會陰配三陰交,有強陰醒神的作用,主治產後暴厥。

會陰配魚際,有養陰瀉熱的作用,主治陰汗如水流。

會陰配中極、肩井,有行氣通絡,強陰壯陽的作用,主治難產,胞衣不下,宮縮無力,產門不開等。

會陰配太淵、消濼、照海,治痹證[8]。

會陰配三陰交,治產後暴卒[8]。

會陰配氣海、歸來,治陰挺[8]。

會陰配水溝、素髂,治溺水窒息[8]。

會陰配蠡溝,治陰癢[8]。

會陰配腎俞,治遺精[8]。

16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任脈別絡,俠督脈、沖脈之會。

《針灸甲乙經》:小便難,竅中熱,實則腹皮痛,虛則癢瘙,會陰主之。痔,會陰主之。凡痔與陰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皆主之。身腫,皮膚不可近衣,淫濼苛獲,久則不仁,屏翳主之。男子陰端寒,上沖心佷佷,會陰主之。女子血不通,會陰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小便難,竅中熱,皮疼痛,谷道瘙癢,久痔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女子經不通,男子陰端寒,沖心佷佷。

《針灸資生經》:產後暴卒,灸會陰、三陰交。

《針灸聚英》:卒死者,針壹寸,補之。溺死者,令人倒馱出水,針補,尿屎出則活,余不可針。

《普濟》:女子經不通,男子陰端寒沖心。

17 下陰別穴研究進展 17.1 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電熱針針刺會陰、曲骨,治療女性外陰白色病變有壹定療效,同時,針刺二穴可使患者E玫瑰花結形成較治療前顯著提高,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亦有明顯提高,微量元素銅的含量也有明顯提高,說明女性外陰白色病變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和體內血清銅含量低有壹定關系,並且說明針刺會陰、曲骨二穴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17.2 對呼吸變化的影響

針刺會陰引起呼吸變化的陽性率為45%,但針刺恥骨聯合上部,以及痛覺敏感的角膜、睪丸等處,絕大多數例次對呼吸毫無影響,說明會陰對呼吸變化的影響有壹定特異性。

針刺動物“會陰”,能調節呼吸運動,對呼吸停止有急救作用[3]。

17.3 *** 術後止痛

針刺“會陰”能止 *** 術後疼痛[3]。

17.4 治療外陰白斑

據報道配曲骨穴,平刺或斜刺,進針1.5~2.0cm後接DRI1型電熱針機,電流強度為50~90mA,針感以溫熱,脹為度。留針30~4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亦可在病變局部選取1~2對阿是穴,針30次為1療程,經期停針,療效較好。

17.5 治療遺尿

會陰留針加灸,每日1次。

17.6 治療先天性腰骶椎裂引起的排尿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