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不是某壹種特定的疾病,而是對眾多流行性疾病的統稱,如:鼠疫、天花、流感等。
總的來說,瘟疫是由於壹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壹般是自然災害後,環境衛生不好引起的。
古時對瘟疫的記載有《丹溪心法·瘟疫五》:“瘟疫,眾人壹般病者是,又謂之天行時疫。”其發病急劇,證情險惡。若癘氣疫毒伏於募原者,初起可見憎寒壯熱,旋即但熱不寒,頭痛身疼,苔白如積粉,舌質紅絳,脈數等。
擴展資料:
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瘟疫
1、先秦時期
《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說明當時對瘟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壹定水平,認為瘟疫壹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壹是由於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
現存最早的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也有記載,如《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
2、東漢時期
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其著作《傷寒雜病論》的序言中說“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公元196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文中的“傷寒”,除了指外感熱病外,還包括了當時的烈性傳染病,可見當時瘟疫流行之猖獗。
3、隋朝
隋朝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疫癘病諸候》認為疫癘病“其病與時氣、溫、熱等病相類,皆有壹歲之內,節氣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風疾雨,霧露不散,則民多疾疫。病無長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厲之氣,故雲疫癘病。”
他認為嶺南地區的青草瘴、黃芒瘴等瘴氣也屬疫癘病範圍。並進壹步指出:“此病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服藥及為法術以防之。”
4、唐朝
唐朝孫思邈《千金要方·卷九·傷寒》立“辟溫”壹章,記載治療瘟疫的方劑。出於唐朝王冰以後的《素問》遺篇,認為溫疫與五運六氣變化異常有壹定的關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癘”之稱。
這些都說明古人已經意識到瘟疫的致病原因不同於壹般的六淫外邪,而是壹種疫毒之氣。
5、宋代
宋代醫家張從正《儒門事親·卷壹·立諸時氣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氣在上,瘟疫大作,必先頭痛或骨節疼,與傷寒、時氣、冒暑、風濕及中酒之人其狀皆相類。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藥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況巴豆之丸乎。”
6、元朝
元朝醫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壹·溫疫五》:“瘟疫眾壹般病者是,又謂天行時疫。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總結了瘟疫的治療方法。
7、明朝
明朝醫家吳又可目睹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在前人有關論述的基礎上,對溫疫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探討。
其所著的《溫疫論》是我國論述溫疫的專著,對溫疫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認為“瘟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壹種異氣所感。”指出溫疫的致病因子是“異氣”,是對溫疫病因的創新性見解。
8、清朝
清朝余師愚,著有《疫疹壹得》。其在吳又可《溫疫論》的基礎上,認為疫疹的病因是癘氣,指出“壹人得病,傳染壹家,輕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壹二,合境之內,大率如斯。”
他根據暑熱疫的病證特點,創立“清瘟敗毒飲”壹方,以重用石膏為主,為溫疫病的辨證論治開拓了新的境地。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