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拿《禮記》裏的“尊事業,樂事業”和《老子》裏的“居安思危,樂事業”這兩句話來斷章取義的。我說的話是否符合《禮記》和《老子》的原意,無需深究;但我深信“奉獻”這個詞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這個話題的主要焦點自然是“尊重”和“音樂”兩個字。但是妳必須先有工作,然後妳才會有壹個可敬的、可樂的題材,這個很好理解。因此,在演講的正文之前,我們應該先談談擁有壹份工作的必要性。
子曰:“終日食而無心,難哉!”他還說,“終日群居,雖難,但不如言語,善智難!”孔子是壹位教育家,他的思想中沒有不可教的人。他只搖搖頭,對著這兩種人嘆了口氣說:“難!難!”可見,人生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醫學來治愈,而失業者,雖然大聖感動了他,卻也無可奈何。
唐朝有壹位著名的高僧,百丈禪師,經常教導弟子兩句格言,說“不做什麽,壹天不吃飯。”除了上課說的話,他每天都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有壹次,他的得意門生想為他服務,悄悄做了當天該做的所有工作。老禪師,在意言行,老實不禮貌,那天不肯吃飯。
我引用儒釋道的這兩段話,證明每個人都應該有壹份正當的職業,不斷的工作。如果有人問我,“壹百行裏什麽排第壹?”第壹惡是什麽?”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百業為先,萬惡懶惰為先。“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就是社會上的米蟲,是“搶別人辛苦錢”的小偷。
我們應該對這種人進行徹底的討伐,絕不寬恕他們。今天的演講是為正在準備職業生涯和正在做職業生涯的學生,告訴他們應該對目前的職業生涯采取什麽樣的態度。
首先是要敬業。“敬”字是古代聖賢教導人做人最簡單、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可惜後來被壹些人說得過於含蓄,導致不切實際。只有朱子最能解釋。他說:“主若茫然,則恭敬。”用現代的話來說,做壹件事,妳會對它忠誠,妳會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這件事上,這就是尊重。
因果報應有什麽可敬的?我為什麽要尊重它?人類壹方面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壹方面是為了勞動而生活。既然人類不是上帝特別造出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那麽每個人因其地位和才能而決定做壹件事是很自然的。凡是能稱之為物的,本質上都是可敬的。當總統是壹回事,拉人力車也是壹回事。事情的名稱,在外行人看來,度數很高;事物的本質,從理論解剖上來說,沒有競爭。
只要當大總統的人相信我能當大總統,我就真的會把當總統當正經事;拉人力車的人都是先相信我能拉人力車再拉。真的,把拉黃包車當成正經事,才是合理的生活。這就叫職業的神聖。沒有職業是不神聖的,所以沒有職業是不可敬的。只有這樣,所以我們在各種職業中別無選擇。
總之,在生活中,妳每天都要工作。工作是美德,不工作是罪過。至於我該做什麽工作?這完全取決於我的能力和情況。因為自己的天賦和處境,把壹種工作做到極致,才是天地之間的第壹人。
怎樣才能完成壹種作品?唯壹的秘密是忠誠,忠誠的心理來源是尊重。《莊子》記得壹個佝僂丈夫的故事,說:“世界雖大,事情雖多,卻只有我的翅膀知道。”任何人做壹件事,都會把它當成我的生命,不管其他什麽好處,他都不會犧牲我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我相信,作為壹個木匠,我能做壹張好桌子,它的價值和妳們的政治家壹樣。我相信,當我是拾糞人的時候清理廁所,和當妳是軍人的時候打壹個被圍困的敵人壹樣有價值。我們都是為社會工作的,所以妳不用羨慕我,我也不用羨慕妳。我怕我做的不對,所以對我這壹天吃的食物感到抱歉。所以我這樣做的時候,壹點都不會分心。
曾文正說:“坐在這座山上看著那座山將壹事無成。”曾經看到壹位法國學者寫的壹本書,比較了英法兩國國民的性質。他說,“當我去英國辦公室的時候,我只看到他們埋頭於筆中做他們的事情;當我去法國辦公室的時候,我只看到他們拿著香煙,好像陷入了沈思。英國人走路眼睛盯著,好像在全神貫註地走路;法國人走路總是東張西望,好像不把走路當回事。"
這些話準確與否,更不用說;但是給敬業這個詞加個腳註還是很有用的。如果如他所說,英國人恭敬,法國人不恭敬。壹個不尊重自己職業的人,從學術的角度來說,就是褻瀆了自己職業的神聖性;其實妳肯定是做了什麽壞事,最後害了自己。所以專業是最需要的,也是對人生最有益的。莊子說:“不以誌分,而以神分。”子曰:“欲行而不為。”提到的敬業,無非就是這些原因。
第二是要開心。“辛苦了!”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是誰,都會經常在嘴裏流露出來。但我想問他,“工作很難,不工作不也很難嗎?”今天這麽熱的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嗓子,妳們這些人都直拉著耳朵聽。有些人看我們看得那麽重;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去賭博,去吃酒,不也壹樣辛苦費力嗎?不苦嗎?要知道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
生命從妳出生的那壹刻持續到妳死去的那壹刻。除了睡覺,不能把四肢和五官放在壹邊。只要妳用了,不是著迷就是費力,辛苦總是免不了的。會用算盤的人,只能從努力中尋找快樂。我覺得世界上第壹等的慘的人,都是整天瞎轉悠,不知道把身體和心靈放在哪裏的無業遊民。他們的生活真的很悲慘。
二等苦的人是那些討厭自己工作的人。他們明明要做,卻又滿心不願意去做。不想幹了能逃嗎?妳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難過的去做。這不是給自己開玩笑嗎?我老實告訴妳壹句話:“每個職業都有意思。只要妳願意繼續做下去,興趣自然會產生。”
為什麽?第壹,因為每壹個職業總有很多層波折,如果能進入其中,看到它的變化和進步是最貼心最有趣的。二是因為每壹個職業的成就都離不開奮鬥;壹步壹步向前奮鬥,從努力中增加快樂的分量。第三,專業性,我們經常要和同行業的人競爭,就像打壹場球賽,從勝利中獲得快感。
第四,當妳專心於壹項事業時,妳就杜絕了許多飄忽的念頭和妄想,把自己從無限的閑適和無聊中解救出來。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只有當妳能從自己的職業中體會到興趣時,生活才是有價值的。孔子細數自己的壹生,說:“他也是人,有氣而忘食,有樂而忘憂,不知其老矣。”這樣的生活真的是人類的理想生活。
這輩子讓我受益最大的有兩句話:壹句是“責任”,壹句是“樂趣”。我自己也經常爭取這兩句話的實現和和解,也經常把這兩句話強加給朋友。今天,奉獻是責任,愉悅是樂趣。我堅信合理的人類生活應該是這樣的,希望妳能和我壹起享受!
擴展數據: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6月5438+09年10月),人品出眾,名為任府,還被封為冰室主人、冰飲者、送葬者、新中國公民、自由齋主人。清光緒年間,舉人是中國近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變法(戊戌變法)領導人之壹,中國近代維新派和新法家的代表人物。
小時候,我是當老師學的。八歲時,我學會了成為壹名作家。九歲時,我就能寫幾千個單詞了。17歲,升職了。師從康有為後,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員。戊戌變法前,他聯合康有為發起了“公車上書”運動。此後在北京、上海等地領導強學會,與黃遵憲壹起辦時事,擔任長沙時事派主講人,以變法通變推動變法。
戊戌變法失敗後,隨康有為流亡日本,政治思想逐漸保守,但卻是近代文學革命運動的理論倡導者。逃到日本後,梁啟超在《飲食室集》和《夏威夷遊記》中繼續推動“詩界革命”,批判以往用新名詞表達詩歌新思想的做法。?
在海外推行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後,曾加入袁世凱政府任大法官。後來,他猛烈抨擊袁世凱和復辟,並加入了段的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作品合編為《飲酒間集》。
百度百科梁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