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經典文物,其中最為出眾的,當屬“世歷三古、人更三聖”的《易經》,作為百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闡述了天地之間萬物變化的規律,歷來被尊稱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但若是對《易經》稍有了解的就會知道,《易經》分為三部,即上古時期的《歸藏》、《連山》和秦漢時期的《周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歸藏》、《連山》兩易據說在魏晉之後就失傳了。
然而,在1993年考古發掘中,專家在湖北江陵荊州鎮邱北村的王家臺15號秦墓中,發現了384枚秦簡《歸藏》,其中文字記載約有四千,符合史料中《歸藏》有四千三百字的說法,隨著專家的研究,專家發現王家臺15號墓出土的《歸藏》是戰國晚期秦人的手抄本,晚於《周易》。那麽,《周易》、《歸藏》、《連山》三易已現其二,《連山易》真的失傳了嗎?
2004年,貴州省荔波縣在搶救民間水書時,征集到壹本在水語中被稱為“連木桑”的手抄本(水書是指水族的文字編纂的書籍,又稱“泐睢”, 其書中文字形狀類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來記載水族的天文、地理、哲學等信息)這本“連木桑”***有五冊,是由水族的78歲老人謝海潮所提供的。
據老人所說,這本“連木桑”就是失傳已久的《連山》,不過這本卻並不是原本,而是手抄本,這幾冊《連山》在他的家族世代傳承,每壹代人都會謄抄壹次,然後把上壹代人謄抄的《連山》燒掉祭祖。
老人言語之間有理有據,但僅憑老人壹己之言也不能斷定。於是,專家對這五冊“連木桑”進行研究後發現,水語中的“連木桑”翻譯成漢語,正是《連山》!不僅如此,專家還發現,謝海潮老人提供的五冊《連山》中,有22個符號與河南二裏頭夏墟中發現的24個夏陶符號相同,從文字符號成型時間來分析,初步斷定了老人家族中世代謄抄的《連山》始作於夏朝。
至此,事情才變得明朗起來,原來,我們壹直認為失傳的《連山》,居然成了壹家族的秘傳古冊,也難怪《連山》從未出現在世人眼中。而《易經》三易都現存於世,對我們來說,便是天大的喜訊!作為中華第壹經,《易經》所概括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哲學思想,影響了我們數千年之久。
近代著名教育家南懷瑾曾這樣評價《易經》:我始終懷疑“它”是某個發達文明留下的,而不是我們這個時期的產物,因為“它”所記載的科學、哲學的道理實在是太高明了。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也曾高度贊揚《易經》: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