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陽江邊防支隊兩名戰士在南海壹號打撈區域附近警戒。
早上10: 50,在華天龍4000噸吊車吊臂下,數百米見方的海域開始渾濁,壹個巨大的物體正被華天龍從30米深的海泥中拉起。它就是“南海壹號”,壹艘沈睡在海底800年的南宋沈船。為了這壹刻,中國水下考古界已經為此準備了20年。
“華天龍”吊裝現場
離開海底後,這艘長30.4米,寬10米,高4.5米的大船以每分鐘壹米的速度緩緩上升。大約半個小時後,南海壹號終於浮出水面。
浮出水面――變得明顯
在“南海壹號”浮出水面之前,考古學家估計沈船上有上萬件珍貴文物,足以武裝壹個省級博物館,其價值不能簡單用金錢來衡量。那麽,這艘沈船上真的有數不清的寶藏嗎?什麽樣的人才能擁有如此巨大的財富?為什麽這些寶藏在這裏沈睡了800年?他們從哪裏來,要去哪裏?要揭開這壹系列問號,還得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
海底尋寶
80年代初,是壹個瘋狂的海底尋寶時代。英國海洋勘探公司的三名成員在荷蘭海事博物館的壹份舊報紙上發現,壹艘名為“萊茵堡”的東印度公司船只遭遇海難,沈沒在中國陽江南海,船上載有六箱白銀和385.5噸精錠。為了找到未能回國的貨船,英國海洋探索公司主動提出與中國合作打撈沈船。
1987年8月,中國打撈總公司同意英國海洋勘探公司的申請,決定廣東打撈局與其合作打撈沈船萊茵堡號。時任南海打撈局副局長的尹幹紅是中方打撈行動的現場指揮。
在沈船打撈現場,負責探測沈船的聲納儀器顏色突然變暗。英國人認定沈船就在這裏,於是先派潛水員下水。
然而,由於淤泥很厚,潛水員什麽也沒發現。英國人為了節約成本,把1噸多重抓鬥放到海裏去抓,結果“壹爪”,慘不忍睹!100多件精美的文物被發現,包括瓷器、青銅器、錫器、鍍金器和鐵器等。不幸的是,瓷器都碎了。
英國人欣喜若狂,而中國人則苦惱不已。就在英國人準備繼續搶的時候,尹幹洪站了出來,制止了英國人的行為。他說:“不行,這是中國的沈船,得由中國來解決。”那麽,準備大打出手的英國人能同意嗎?這些精美的文物是什麽時候打撈上來的?接下來的打撈過程中會有哪些令人震驚的發現?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湖北衛視秘密”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