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ǐ pào
2 英文參考vesicle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blister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癥狀名·水皰水皰(vesicle blister)為癥狀名,是指皮膚內有腔隙、含有清晰皰液的表現[1]。屬皰疹的壹種,為原發性皮損。壹般認為水皰為局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損,內容澄清,直徑小於0.5cm。若大於0.5cm者,則稱大皰。若皰內混濁,有膿液者,則稱膿皰。水皰為水濕為患,若水皰周圍有紅暈或呈大皰則為濕熱相搏;膿皰為熱毒熾盛;深在性水皰多系脾虛濕盛或寒濕所致。
3.1 關於皰疹
皰疹為癥狀名,是指高出皮膚表面的界限性隆起,皰壁可薄或厚,內容為清亮或渾濁的液體,可單發,也可集簇出現[2]。
皰疹包括水皰,大皰、膿皰及血皰:
水皰為局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損,內容澄清,直徑小於0.5cm。若大於0.5cm者,則稱大皰。若皰內混濁,有膿液者,則稱膿皰。水皰為水濕為患,若水皰周圍有紅暈或呈大皰則為濕熱相搏;膿皰為熱毒熾盛;深在性水皰多系脾虛濕盛或寒濕所致;
皰內含有血樣液體者稱血皰。多為血熱所引起。
4 病名·水皰水皰為病名[3]。即水痘[3]。見明·蔡維藩《痘疹方論》。又名水花、水瘡、水皰[4]。是皰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4]。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兩季較多[4]。臨床以發熱,皮膚及黏膜分批出現癍疹、丘疹和瘡疹為特征[4]。病機為外感時邪風毒,內蘊濕熱,擾於衛分而發[4]。清·馬之騏《痘科纂要》描述患兒癥見“面赤唇紅,眼光如水,咳嗽噴嚏,唾涕稠黏,身熱二三不出,明凈如水泡,易出易痂,與痘瘡大不相同。”風熱夾濕者,宜疏風清熱,兼以滲濕,用銀翹散加滑石;熱毒熾盛者,宜清熱解毒,用五味消毒飲加減[4]。發熱期間,註意休息,並註意皮膚清潔,勿使抓破皮膚;若已抓破,可用青黛散外撲,助其消炎收斂[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