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驗之事不忒中忒的意思

驗之事不忒中忒的意思

驗之事不忒中忒的意思:驗證於事實沒有差錯。

語出王冰的《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簡稱《素問》,又名《黃帝內經素問》、《次註黃帝內經素問》。《素問》系王冰重新整理編次並註釋《黃帝內經》素問部分而成。《素問》原書九卷,81篇。

自漢至唐,屢經增改、傳抄,至唐代已“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易難”。(王冰《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年)王氏遂以南朝全元起《內經訓解》為依據,對《素問》進行了編次註釋,並故曰次註。

將其師舊藏之卷的七篇大論補入,並對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之處搜求經論,遷移補之;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旨趣,加以闡明。歷時十二年,於唐寶應元年(762)完成此壹巨著,王氏在增改經文時,態度嚴謹。

“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親揉”。在註釋方面,廣泛引證多種古籍,對原文詳細註釋。北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於嘉祐二年(1057)對該書進行校勘。此後各種刊本雖經或分或合的演變,然均以此本為依據。

《素問》是壹部創作於戰國至秦漢時期的中醫典籍,其含義有:

1、《素問》即問本,就是探索人與自然的根本性問題。全元起就持這種觀點,他認為:“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岐伯也。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

2、《素問》,就是平素問答。馬蒔、吳昆、張介賓等人則認為《素問》之義即“平素問答之書”。

3、《素問》是問素女。如《雲笈七簽·神仙通鑒》雲:“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問之,作素問”。

4、《素問》是問太素。太素是天地宇宙萬物形成及人們認識發展的完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