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凡可狀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有象皆氣也 是什麽意思? 翻譯壹下

凡可狀皆有也,凡有象皆象也,凡有象皆氣也 是什麽意思? 翻譯壹下

意思是:凡是有形態看得見的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而凡是客觀存在的事物,都是壹些大自然現象的表現,而這樣現象,都可以解釋為靈氣驅動的使然,即萬物有靈有性的意思。是壹種樸素唯物主義觀。

出處:北宋張載《正蒙·乾稱》:“凡可狀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氣之性本虛而神,則神與性乃氣所固有。此鬼神所以體物,而不可遺也。”這句話意指氣本身沒有固定形態,其運動變化神妙英測。就易學上說,“氣”指陰陽二氣,在哲學上引申為極微的物質之氣,張載以之作為萬物的本原。“神”,指氣的運動變化神妙莫測。

《正蒙》,壹名《張子正蒙》,張載是北宋五子之壹,是宋明理學史上不可繞開的人物。約成書於熙寧九年(1076)。《蒙》是《周易》的壹個卦名,該卦彖辭中有“蒙以養正”語。蒙,即蒙昧未明:正,即訂正。意即從蒙童起就應加以培養。張載說:“養其蒙使正者、聖人之功也。”書名由此而來。

張載《正蒙》壹書為其晚年定論之作,完全彰顯他的理論全貌,歷來著述不少,王船山即著《張子正蒙註》,基本上完全繼承並發展張載的氣論哲學體系,船山學堪稱中國儒學史上最後且最大之壹家,其思辨力深隧,思想特色鮮明至極,他詮釋全書,視《正蒙》為儒學立論養分之來源,可見該書在哲學理論建構上的深度與強度。比較好的詮譯有周赟著《正蒙》詮譯。

擴展資料:

1、作者介紹:

張載 (1020年—1077年12月6日),北宋關學學派創始人,字子厚,鳳翔郿縣(今陜西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壹。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生於長安(今陜西西安市)。青年時喜論兵法,上陳《邊議九條》。交好範仲淹,研讀儒家《六經》。進士及第,拜祁州司法參軍,授雲巖縣令,遷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郎。辭官歸家後,講學於關中,建立學派稱為“關學”。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病逝於臨潼,時年五十八,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三十八位,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賅,歷代傳頌不衰。著有《正蒙》、《橫渠易說》等著述留世。

2、內容介紹:

張載著《正蒙》的主要目的,是用儒家學說批判佛、道思想,建立氣壹元論的哲學體系。他在《正蒙》中,以《易傳》為根據,論證了物質的氣是世界的本原,批判了佛教“以心法起滅天地”、“誣天地日月為幻妄”及老子“有生於無”的思想。

在中國哲學史上,第壹次從世界觀的高度揭示了佛教唯心主義哲學的實質。《正蒙》提出的 “壹物兩體”思想, 對古代樸素辯證法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正蒙》壹書所奠定的氣壹元論哲學,開辟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發展的新階段。羅欽順、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都繼承和發揮了《正蒙》的思想。

《東銘》和《西銘》原是張載寫在書房雙牖上的兩段銘文,稱為《砭愚》和《訂頑》,後經程頤提議改為《東銘》和《西銘》,編入《正蒙》。《西銘》宣揚儒家的“仁孝”思想,受到程顥、程頤和朱熹的推崇,成為宋明理學的重要思想來源之壹。

張載逝世後,《正蒙》壹書由其門人蘇炳“離其書為十七篇”,分《太和》、《參兩》、《天道》、《神化》、《乾稱》等篇目,刻印流傳,關中壹帶幾至“家弦戶誦”。現存最早版本見於宋本《諸儒鳴道集》中。《正蒙》註解較多,以王夫之的《張子正蒙註》最為著名,古籍出版社1956年出版校點本。

百度百科—正蒙

百度百科—張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