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認真的告訴妳說。
大致脈絡是這樣的:
春秋戰國
這個時期養士風氣很濃,許多賓客都是劍術高手劍客,諸如越女,專諸,荊軻但似乎沒有流傳下來的流派和著作.
漢
由於環柄刀的流行,劍的實戰地位開始下降,但劍術開始在社會上流行,練習劍術稱為壹種風氣.西漢開始有壹些劍術著作.漢書曾有名為劍道 (漢書)的劍術專著***三十八篇.
唐
劍舞開始流行,但刀被廣泛使用,劍術發展停滯
元
蒙古軍為了刺穿中東軍隊的鎖子甲,再度裝備了劍並在征服了宋朝後造成了中國劍術的復興。
清代 的宋仔鳳撰《劍法真傳》對歷代劍法給予總結。這本書現在據說有人能給妳弄到,但是價格比較高。網上能找到某個網站,他們提供善本古卷的復制傳播,但是收費我覺得是偏高的。
從我給妳的這個歷史回顧可以看出,即使這本書中所提到也應該是清代人對古代劍術的揣摩思考說寫成的,即使蒙古人的對劍的重新認識也是在唐宋大規模應用刀,放棄劍以後。所以古代劍法的真要也應該看不到實情了。
劍比刀更好的是對待鎖子甲的時候更容易刺入,因此從這壹點上看,劍術和刀術比,更重刺殺,不重砍殺。壹家之言,妳慢慢研究。祝妳成功,將我國古劍術重新發揚壹下。
下面的網站就是跟妳說過的,他們收費比較高。由於古代善本不好找,所以他們收費高,可能這樣的原因。
再有莊子的說劍,可不是像有些人(誰告訴妳的,無知真可怕)說的是記錄劍術的,全文也不難找到。如下:
莊子 說劍: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余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當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見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賜周千金?”
太子曰:“聞夫子明聖,謹奉千金以幣從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
莊子曰:“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說大王而逆王意,下不當太子,則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說大王,下當太子,趙國何求而不得也!”
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劍士也。”
莊子曰:“諾。周善為劍。”
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王乃說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事必大逆。”
莊子曰:“請治劍服。”治劍服三日,乃見太子。太子乃與見王,王脫白刃待之。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
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
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
曰:“臣之劍十步壹人,千裏不留行。”
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
莊子曰:“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願得試之。”
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設戲請夫子。”
王乃校劍士七日,死傷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劍於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
莊子曰:“望之久矣。”
王曰:“夫子所禦杖,長短何如?”
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後試。”
王曰:“願聞三劍。”
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
王曰:“天子之劍何如?”
曰:“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衛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壹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
文王芒然自失,曰:“諸侯之劍何如?”
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鐔,以豪桀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壹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
王曰:“庶人之劍何如?”
曰:“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於鬬雞,壹旦命已絕矣,無所用於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
王乃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環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
於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士皆服斃其處也。
怎麽說呢,劍術包括心訣和架勢也就是套路,由於古劍法失傳已經很久(看看我給妳寫的脈絡),所以即使古籍中找的到這些關於心訣要法的東西,妳也很難找到架勢或者說套路去研習了。真正意義上的古劍法已經失傳。但是妳還是可以學習現在流傳的那些劍法劍術。這就像古代冶金術壹樣人們無法知道古人如何找到最佳比例的技術方式。只能感慨壹下了。並且日本古劍的冶煉技術保留或者自己發展的原因,要比我們現在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