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丹訣的《清微丹訣》摘錄

丹訣的《清微丹訣》摘錄

《清微丹訣》為道教清微派重要經典,此派據我個人印象而言,是壹個很重視丹法“道法”的派別,即將內丹修煉與“雷法”結合起來。其典籍在《道藏》等中有錄,其似在宋明之際曾壹度受統治者重視。。。。。。。。就清微丹訣而言,很好地體現出了將內丹修煉與“雷法”結合起來的特點。今摘錄兩段與內丹修煉有關的內容供參考:

清微派

是宋元民間影響較大的符箓派別,主要從上清派演化而來,自謂其符箓道法出於清微天元始天尊,故以清徽為名。張宇初《道門十規》稱:“清微自魏(華存)、祖(舒)二師而下,則有朱(洞元)、李(少微)、南(畢道)、黃(舜申)諸師,傳衍尤盛。凡符章經道齋法雷法之文,率多黃(舜申)所衍”。宋元時期流行於南方。該派主要經籍有《清微丹訣》、《清微齋法》、《清微仙譜》等,另有《道法會元》268卷,述及該派宗旨、道法、齋儀、戒律等,多出自黃舜申之手。可見,黃舜申為清微派之中堅及集大成者。黃舜申之後又分南支,熊道輝為首;北支以張道貴為首,並以武當山為傳播中心,授徒數百人。張道貴原師承汪貞常,為全真派道士,後與葉雲萊、劉道明同師黃舜申,學成後返武當山授徒,並將清微之法傳於張守清。張守清本亦全真道士,師武當魯大宥。因此張道貴、張守清壹系的北支當為全真與清徽的融合,名為“武當清微派”。張守清在二十余年中授徒四千人。元代中期以後,天壹真慶宮、紫宵宮、太和宮等宮道士,多為張守清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