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張仲景是中醫大家,其《金匱要略》對後世中醫理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對《金匱要略》的學習,筆者認為“ 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是其基礎及核心思想。
人體唯有五臟元真通暢,才能陰陽和調以及生理活動正常。若五臟元真痞塞不通,則機體陰陽失和,氣滯、水停、血瘀相繼致病,則疾病叢生。故疾病的治療關鍵就在於 “五臟元真通暢”。具體地說,就是調和陰陽,行氣、利水、化瘀,使郁遏之氣、血、津液復其流通暢達,以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元真可理解為真氣或者元氣,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言: “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之。”張景嶽也謂: “真氣,即元氣也。”元真被認為是壹身之根本,通行於人體全身。因其所發揮的功能和分布的不同,所依賴的物質基礎也有所不同。概而言之,其包含氣、血、津液等多種成分,在不同臟腑、經絡發揮著不同的生理功能。所以,可以認為元真是由氣、血、津液作為物質基礎而遍布全身的。
其精髓可大體概括為:人體在正常生理情況下,氣、血、津液流暢,如環無端,發揮濡養之功。氣機郁滯,津液留聚,血液瘀阻,陰陽失和則可以作為疾病的主要病理變化。以壹言蔽之,又可統壹總結為元真閉塞不通。因此,可以認為氣滯、水停、血瘀為五臟元真不通的物質基礎。由 此,可以更為簡捷地掌握疾病的實質。機體能否保持“安和”,其關鍵在於元真通暢與否。元真閉塞不通,百病蜂起。張仲景在論述歷節病病變時言: “營氣不通,衛不獨行,營衛俱微,三焦無所禦,四屬斷絕,身體羸瘦。”強調了元真不通,實為造成身體虛弱而發病的原因。因此,對疾病的辨證要重視壹個“閉”字,而治療的目的就在於使病理的不通轉為生理的通暢。說明了氣、血、津液等的流通暢達是維持人體陰平陽秘的關鍵。而氣、血、津液等的瘀滯痞塞不通,為百病之始。盡管臨床表現各異,但都離不開氣滯、水停、血瘀、五臟元真不暢的基本狀態。所以,在 養生 和治病時,著眼於保持五臟元真的通暢尤為重要。
從氣、水、血的角度對疾病的表述最具代表性當屬《金匱要略》的“水氣病”篇。水氣病除了風水、皮 水、正水、石水的分類外,還有氣分、水分和血分的區分。可以看出,張仲景從病機的角度強調了疾病的進展階段性,也可以說明在水氣病的過程中,氣、血、水三者異常的程度以及層次變化。水之停由於氣,陽氣虛衰、氣機郁滯、氣不能行水而致水停。水飲內停、氣滯水停而致血液運行不利,進而造成瘀血停滯。同時,瘀血停滯內阻同樣可以影響氣和水,所謂“血不利則為水”。氣得陰化為水,水得陽化為氣,水得陰則進壹步化飲、化痰、致瘀,水得陽則可化。據此可以看出,陰陽的失調在病理性質轉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氣滯、水停、血瘀,陰陽失調角度觀察和思考其他病證,可以迅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疾病病機,為臨床能較高效的審證處藥提供良好途徑。
從人體病理上表現,可將陰陽的失調,氣滯、水 停、血瘀看作基本病機。因此,行氣、利水、化瘀,調和陰陽也就被看作治病處方的基本治則。《金匱要略》中的治法方藥皆循此法。故可以從治氣、治水、治血,調和陰陽四個方面對其加以歸納和認識。
調氣
初病在氣,邪阻經絡,病位表淺,治應疏通經絡氣機,及時采用壹切手段來通暢臟腑經絡的氣機。《金匱要略》在這方面較多用驅邪的汗法。如在治療風寒、濕病、溢飲、支飲、風水、皮水、黃汗等病證時,鑒於這些病證均和感受風、寒、濕外邪有關,外邪或滯於肌表關節,營衛經絡之氣不通,或影響肺臟氣機,宣肅失司,通調失職,雖臨床表現各異,但治則治法根本就是要通暢臟腑經絡的氣機,故此時治療以發汗宣散肺衛氣機為主。
在用藥上,根據元真壅滯的程度與部位,合理組方和用藥。《金匱要略》在治療水氣病時,應用甘草麻黃湯、杏子湯、越婢湯、越婢加術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藥物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此種病勢狀態了然於心,方藥加減恰到好處的用藥方法值得深入研究與發揮。
另外,應用汗法的目的是通暢全身元真,使元真蒸騰氣化運行有力。汗出是元真通暢的壹種標誌而非目的。所以,臨床用藥應把握好尺度,使元真通暢即可,通常以微微出汗為度。
調水
繼病在水,水聚成痰。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治之應溫化痰飲,通陽利水。
由於氣、血、水三者異常有著程度以及層次變化,水之停由於氣,陽氣虛衰、氣機郁滯、氣不能行水而致水停。水濕停滯的病變,是在氣機郁滯的基礎上產生的。
《金匱要略》中有咳嗽上氣、胸痹心痛、嘔吐等病,可表現為咳、喘、滿、腫、嘔、利、眩、悸等癥狀,其本質皆為氣機被阻,升降失司,氣不能行水而致水停。故在治法與用藥上應兼顧氣、水同調。根據痰飲和水氣側重的不同靈活選擇治療方法,如通利既停之水有力量峻猛者,如十棗湯、甘遂半夏湯、己椒藶黃丸、葶藶大棗瀉肺湯等; 藥力較緩以利水蠲飲為主者,有澤瀉湯、五苓散、苓桂術甘湯、木防己湯等。
《金匱要略》中化痰之劑,每以生姜、半夏相配,以小半夏湯作為底方靈活加減,如生姜半夏湯、半夏幹姜散、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厚樸湯、栝蔞薤白半夏湯、小青龍湯、射幹麻黃湯、厚樸麻黃湯等,也體現了溫陽行氣之法為通暢五臟元真的重要方法。同時,對既停之水以開泄的方法因勢利導盡快消除之,以緩解急迫。待癥狀緩解以後,則又當以溫助之法治本。《金匱要略》中“溫藥和之”以及後世嚴用和所言“順氣為先”都是這個意思。
調血
久病入絡,治當活血祛瘀。瘀血在內阻滯不通,氣、水不行,則五臟元真通暢的物質基礎皆滯而不行,病情較重,所以《金匱要略》用瘀血病名以顯示此病的重要地位。
因瘀血為元真不通所表現的最後階段,故所有病的末期皆有瘀血的存在。故在《金匱要略》中瘀血的治療方法散在於其他各病中,如瘧病、虛勞、肝著、黃疸、婦人病、陰陽毒、肺癰、腸癰等。用藥大體為桃仁、大黃、牡丹皮、阿膠等,用方如鱉甲煎丸、大黃蟲丸、旋覆花湯、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硝石礬石散、千金葦莖湯、大黃牡丹湯、升麻鱉甲湯、枳實芍藥散、溫經湯等。
《金匱要略》瘀血病篇中不列具體方藥,即疾病到了這壹層次,實在難以用幾張方子來概括,而應將化瘀之法融於各病的治療中,緩緩圖效。如治療瘧病的鱉甲煎丸,在化瘀軟堅的同時,又用了行氣、化痰、利水、清熱及補益氣血之品; 治療虛勞幹血的大黃蟲丸,在活血化瘀的同時,也用了不少理氣、清熱、養血補虛及益氣和中之品; 治療婦人病的溫經湯,在活血化瘀的同時,又用了補益氣血之品。也正合張仲景所謂的“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