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蒙古是壹個內陸國家。為什麽要建立海軍?海軍通常做什麽?

蒙古是壹個內陸國家。為什麽要建立海軍?海軍通常做什麽?

海陸空似乎是每個國家的標配,但有些國家,受限於地理原因,並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比如第二大內陸國家蒙古,四周沒有海。在外人看來,似乎沒有建立海軍的必要。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外人並不看好蒙古先在1921建立自己的軍隊,後在90年代建立海軍。這支叫“海軍”的隊伍,還不如叫“海軍”,因為蒙古沒有海,只有壹個2620平方公裏的庫蘇古爾湖。

沒有必要的海軍,但是建立了。

這支蒙古海軍是蒙古政府的正規軍,也是世界上擁有內陸海軍的國家中規模最小的軍隊。有多小?直到2001這支軍隊才有了自己的拖船,是俄羅斯的老型號。

到2010,這支海軍的規模終於擴大到了現在的姿態:三艘艦艇,兩門火炮,壹臺發動機,七名艦員。這三艘船中,只有壹艘名為蘇赫巴托爾的拖船可以下水作業,另外兩艘用於裝點門面,比帆船略勝壹籌。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赫巴托爾號拖船自然成為庫蘇古爾湖海軍的旗艦。

不要小看這僅有的七名成員,他們的頭銜分明。上將、上尉、司令、少校、中尉、少尉都活著。最底層的兩個中尉,因為沒有比他們低壹級的,人手不夠,就沒人調配了。要想爬上去,只能慢慢來。

庫蘇古爾湖與俄羅斯接壤。以前蒙古要和俄羅斯進行邊境貿易,只要用馬馱著貨物繞湖走四天就能到俄羅斯邊境。如果走水路,只需要8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這種交易。這也是這支海軍成立的重要原因。

因此,蒙古海軍司令也被戲稱為“運輸隊隊長”。如果說13世紀蒙古帝國的海軍是令人恐懼的,那麽現在的蒙古海軍更多的是讓人捧腹大笑,笑的時候露出壹點尷尬。

世界上最不像海軍的軍隊?蒙古海軍

沒有戰爭可打,也很少有(可以這麽說)外敵入侵庫蘇古爾湖,只是運送貨物。這個蒙古海軍平時是幹什麽的?妳不能白吃!還有其他增值服務嗎?是的,當然,而且是壹種奇怪而耀眼的那種。

其他國家的海軍巡邏邊境,保衛國家邊境。士兵的目標是在星辰大海中戰鬥。蒙古海軍的士兵更加清新脫俗。因為戰爭沒有依靠海軍,到了1997,財政拮據的政府幹脆把這支海軍外包了!是的,妳是對的。它被承包出去了。

獲得承包權的個人打著蒙古海軍的旗號,光明正大地拓展運輸業務。對於這些海軍士兵(運輸機)來說,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這樣。我8點鐘去上班。如果有什麽貨,我就裝。如果沒有貨,我會帶領想參觀船的遊客,從上到下看船。然後向遊客收取每人12美元。這個“副業”應付日常吃喝是沒有問題的。

以上業務只能算是外快。對他們來說,盈利的主要途徑就是把蒙古生產的皮革和羊毛運到對岸的俄羅斯進行交易。那麽問題來了。冬天湖水結冰怎麽辦?聰明的他們幹脆停船,鑿冰抓魚。在船上燒烤,唱歌跳舞,如果有遊客願意加入,那就太好了。

他們沒有軍事業務,按照這壹套操作,壹天就賺得盆滿缽滿。很多人開玩笑說,蒙古海軍是唯壹不依賴納稅人錢的隊伍,因為他們可以自己創造社會價值。

在這些船員中,Batbayan上將是最受遊客歡迎的跳舞對象。人們認為他有豐富的航海經驗,同時也是壹位深藏不露的海洋學家。事實上,牙齒已經開始松動的巴特巴彥至今也沒有見過真正的大海。

為了顯示他們對海軍未來的信心,他們還有壹部特別的紀錄片叫《蒙古海軍:都在海上》。這個曾經最輝煌的內陸國家,如今卻在努力維持現有戰艦的沈浮。他們骨子裏有壹種驕傲的傳統,讓他們覺得未來可期。

說了這麽多,結論是蒙古水師是打不起來的,這輩子也打不起來,就是靠運貨為生。看過蒙古海軍,就知道海軍不僅僅是沿海國家擁有的專利。現在,那些沒有海洋,依靠國內湖泊的海軍,都被賦予了內河海軍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