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數千年的養生史上,壹直存在著“修性、修命”何者為先、為次、為重的爭論。
呂純陽真人雲: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壹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達命宗,迷祖性,恰似鑒容無寶鏡。壽同天地壹愚夫,權握家財無主柄。”
呂祖的話充分說明養生須修“命功”的重要性。
“性”指人的心性、靈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
“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氣質等。
《性命圭旨》曰:
“何謂之性?元始真如,壹靈炯炯是也。
何為之命?先天至精,壹氣氤氳是也。”
又曰:
“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
陳攖寧雲:
“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
不管道家的何門何派,都以“性命雙修”為依歸,並經常引用呂祖的這段話作為論據,雖然不同門派有重性與重命的不同,但“性命雙修”則是道家的***識。
張伯端雲:
“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詳言命而略言性;釋氏以性宗立教,故詳言性而略言命。”
張氏所言之道釋兩家在對待性、命問題上的差別,在道家內部其實也存在,最突出的對比就是南宗與北宗的差別,南宗重命功而北宗則重性功,因為北宗受釋家的影響比較大。
為什麽要“性命雙修”呢?
中華養生第壹書的《黃帝內經》將此問題闡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雖然《黃帝內經》裏並沒有“性命雙修”這樣的字眼,卻將為什麽要“性命雙修”講得非常透徹。內經講的是“性命壹體”,性可以影響命,命也可以影響性。
《素問?舉痛論》曰:
“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心靈(情緒)氣不二,心靈(情緒)動則氣動,情緒的波動會引起體內氣機的變化,情緒妄動(即大幅度波動)則會引起氣機失調,而長時間的氣機失調或氣機失調超過壹定的閾值,則會引起身體功能性或器質性的病變。
不管什麽原因引起身體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都會帶來心性的變化,如肝病者多怒,脾病者多思,肺病者易憂,腎病者膽小。這樣的個案比比皆是……
當我們通過某種治療手段,改善或治愈了身體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那麽由此而引起的負面情緒也會自然而然地消失。
此即《性命圭旨》所說的“性不離命,命不離性”的實證。
心性修得好,情緒不妄動,則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體內的氣機按照其事先設定好的規律運作,身體不會被氣機的妄動所傷,在此意義上,性功即是命功。
命功修得好,則經絡暢通,骨正筋柔,氣血以流,體內的氣機亦按照其事先設定好的規律運作,氣機不會妄動則負面情緒無由生起,在此意義上,命功即性功。
張三豐真人雲:
“炁脈靜而內蘊元神,則曰真性;神思靜而中長元炁,則曰真命。”
雖然性命壹體,互相影響,即性可以改變命,命也可以改變性,但是,通過性改變命比較難,而通過命改變性則要容易得多。壹個身體已經發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的人,通過心性的調整,固然可以減少情緒的妄動帶來的傷害,但要將已經造成的傷害修復好,恐怕不太容易做到。而且,天天內觀自己的情緒,也不太容易做到,甚至還會加重心理的緊張與焦慮,產生新的情緒問題。
因此,從性功入手,或偏重於性功,不但有空言心性,紙上談兵之弊,而且往往可能產生不但心性沒調好,身體也百病叢生的後果。而從命功著手,只要得法,不但可以修復已經受傷的身體,而且還有讓心性不調自調的功效——更重要的是,此法幾乎對所有的人都有效,並且每壹步都可以得到驗證。
綜上所述,在“性命雙修”的問題上,從命功入手,兼濟性功並舉。最後達到身體健康、心性平和、陰平陽秘的狀態,是性命雙修應該重視的問題。
無戒學堂日更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