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紀曉嵐為何要極力燒毀《山海經》,他在裏面發現了什麽

紀曉嵐為何要極力燒毀《山海經》,他在裏面發現了什麽

紀曉嵐,清朝乾隆時期的明臣,他的著作《閱微草堂筆記》可以和《聊齋誌異》比肩。關於他的故事有很多,有的真,有的假,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熱播讓他更是壹躍千裏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隨著大眾知名度的增加,各種莫名其妙的事情都會跟他掛上鉤,譬如紀曉嵐打算燒《山海經》的傳聞。

《山海經》是先秦時期的壹部奇書,漢初就已經存在,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在漢字文化圈流傳很廣,到清朝時期雖然不是家喻戶曉,知道這部書的人很多了,作為和清朝沒有任何瓜葛,又多離奇故事,沒人當它是正史。沒有宣傳華夷觀念,也不會對清朝做出威脅,燒掉他毫無實際意義。何況在朝鮮、日本、越南等地早就流傳,怎麽燒的幹凈?

而紀曉嵐作為壹個禦用文人,又沒有什麽考據能力,也不會去考古,燒掉2000千年前的書對他有什麽好處?清朝燒書的方向有幾種比較普遍,私自議論當朝或者前朝、抵抗外族、諷刺當朝的這壹些都是文字獄的典型點,山海經與這壹些都不搭邊,紀曉嵐何必自尋晦氣?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人紅是非多。在壹個人有了名氣之後,就成了他人茶余飯後的談資,然後又都添油加醋,各種事情都會往身上靠攏,壹傳十,十傳百之後豪氣沖雲的張三會變成娘娘腔的李四。紀曉嵐也不例外,有美化的人就有醜化的人,或者好事者杜撰壹個故事讓他背書。

大家都知道,清朝時期是文字獄最嚴重的朝代,在所謂的康乾盛世的壹百多年中,文字獄也達到我國古代的巔峰,文字獄最直接的就是燒書,從秦始皇開始就這麽玩,凡事自己看不慣的都先燒為敬,滿人入關之後,隨著漢化的加深,各種禁忌也越來越多,到乾隆時期說醉話,夢話都有可能成為文字獄。

乾隆後期,海內升平,好大喜功的他為了進壹步的顯示文治,另壹方面為了查禁書,於是著手修編《四庫全書》,紀曉嵐就是總編纂之壹。這次編書,最後毀書過半,可以說是壹次的文化浩劫,但是也不能否認確實整理大部分的古籍,即使他自己的目的兩極分化。

歪史認為,紀曉嵐打算燒掉《山海經》的傳言不知道從哪裏起來的,但是絕對是好事者杜撰的。沒有任何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