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道教在馬來西亞的現狀
中國人去馬來亞壹般都帶個小包裹。有的放上護身符,祈求道教符號能保護航行安全,生活順利。還有的是從家鄉的廟會觀請來的小雕像,以便遇到風暴和疾病時隨時祭拜。在這些雕像中,媽祖、關帝、和公叔是常見的。如果順利到達馬來半島,中國人會把神靈供奉在沿海的木屋裏,或者自己的土屋裏,讓其他中國人壹起祭祀。時至今日,在西馬、東馬東海岸壹些華人很少的淳樸村落裏,村民們已經在紅紙上寫下了神和祖先的名字,如四明造君、公叔、、牧牧公、石公、石幹當等。,並把它們貼在墻上或柱子上,前面有壹個罐子作為香爐,以便舉行崇拜儀式。隨著華人數量的增加,加上華人財力物力的雄厚,華人逐漸建立起各種寺廟觀,模仿中國家鄉寺廟觀的風格,供奉與家鄉寺廟觀中相同的菩薩神,保持與在家鄉居住時相同的信仰習慣。因為馬來西亞的道觀最初是同鄉為了信任同壹個信仰而建立的,沒有專職的道士參與其中,所以規模壹般都比較小,對神靈的崇拜也比較廣泛。這些道觀大多山門後有院落,正殿在院落後面。正殿三開間,小廟只有壹開間。正殿中央供奉本觀主神,左右兩側供奉副神。馬來西亞華人大多來自福建和廣東。所以道觀裏所拜的神,都是閩粵人民所拜的神,如公叔、臨安、寶生帝、九帝、天後、關帝、、土地等。此外,還有與馬來亞華人祖先有關的人,如“四師”,即早期到馬來半島發展的四位華人前輩葉、葉智英、葉、陳秀蓮。“拿督公”,馬來西亞的官方名稱。最初馬來西亞的道觀也是和老鄉組織或者行業組織有關聯的。據《檳城瓊州會館史》記載:“檳城瓊州會館的專名其實始於1925,原名天後宮,創立於今宜興街海積棧對面。宮中陳設因其醜陋而簡陋,神龕中只有壹方寫著“天後女神”的木簽,作為祭祀的象征。天後,原名天妃,是壹位海神,受到海邊居民的崇拜。宋元明厭倦了精神痕跡,卻在清朝康熙時被封為天後。本禹的天後宮是什麽時候建立的?由於缺乏歷史記載,很難證實。不過看博物館現存的石碑,壹幅“壹切敬家”的木刻應該算是最古老的了。距離蓋同治九年(1870)已經97年了。光緒二十壹年(1895),天後宮掌門周恒山等賢人變賣宜興街舊址,在色仔如巷建新觀。現在設在檳城瓊州會館的天後宮,供奉的是天仙、水神、財神和108位兄弟神。沙巴州山打根的瓊州堂,始建於1902,還有天後宮,供奉著天女、水衛聖娘、關帝和財神福德沈正,以及108位兄弟神。馬六甲的瓊州會館,建於1869,是供奉天上的女神財神和皇帝華光(火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