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以前,烏鴉在中國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預言作用的神鳥,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常識傳說,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引《尚書傳》:“周將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
唐代以後,方有烏鴉主兇兆的學說出現,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烏鳴地上無好音。人臨行,烏鳴而前行,多喜。此舊占所不載。”
無論是兇是吉,“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是儒家以自然界的的動物形象來教化們“孝”和“禮”的壹貫說法,因此烏鴉的“孝鳥”形象是幾千年來壹脈相傳的。《本草綱目·禽·慈鳥》中稱:“此烏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但烏鴉是否真的具有這種習性,還有待現代人的研究和觀察證實。
在中國西藏和四川壹些地區,烏鴉也是作為壹種神鳥來崇拜,無論是發掘的吐蕃文獻還是西南地區的“懸棺”和“天葬”習俗,均證明這壹點。武當山為道教宗祠,把烏鴉奉為“靈鴉”,並在山上建有烏鴉廟,“烏鴉接食”為武當八景之壹,就是進山的遊人,也要隨身攜帶壹些食品,散放給烏鴉來啄食。
擴展資料
在南歐,傳說太陽神阿波羅與格露絲相戀,派聖鳥去監視格露絲的操守,壹天聖鳥看到格露絲與其他男子往來,以為她與其他男子有染,就回來向阿波羅報告,阿波羅壹怒射殺了格露絲。而後證實格露絲並未和其他男子私通,阿波羅又怒貶聖鳥,令其潔白的羽毛變成黑色,這便是烏鴉的由來,烏鴉由此背上了欺騙的惡名。
與南歐相反,在北歐,烏鴉卻成為思想和記憶的化身。傳說眾神之主奧丁壹只眼睛睜開可以觀察到全世界,另壹只眼睛永遠關閉。當他睜開的眼睛被宇宙遮擋看不見的時候,就派站立他左右兩肩的兩只烏鴉去巡視天下,因此眾神之主奧丁對天下的事情無所不知。
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地區流傳壹個古老的傳說:遠古時代,壹場毀滅世界的洪水過後,遊曳在海灘的壹只烏鴉發現了壹個大貝殼發出奇怪的聲音,原來裏在裏面的是當初的人類,烏鴉就指引他們來到陸地,但他們卻全是男人,烏鴉又去海邊找到壹只巨大的石鱉,下面藏著的全是女人,烏鴉把他們領到了壹起,鼓勵他們相互交流,並給他們招來日月星辰,帶來火種,三文魚和杉木,教會他們捕獵和耕作,引導人類壹天天的進化和發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