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魯迅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簡介

魯迅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簡介

魯迅簡介

魯迅(1881—1936),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壹生寫作了許多小說、雜 文、散文、詩歌、日記、書信、論著,還翻譯了不少作品,這些都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寶貴財富。

藤野先生生平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嚴,排行第九。1874年生於福井縣壹位醫生家裏,名古屋愛知縣立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畢業後留校任教。1904年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教書。1915年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改為東北醫科大學,藤野先生因沒有進過大學,不合“資格”要求而離職,到東京泉橋慈善醫院工作,並學耳、鼻科,壹年後回到家鄉福井縣木村自設診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歲。

魯迅留日經歷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積極參加反清愛國活動,在《自題小像》詩中發出“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

1904年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兩年後棄醫從文,想從改變國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東京開始文學活動。翻譯、介紹俄國、東歐和其他壹些被壓迫民族的文學作品,並寫《人的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論文。

1908年從章太炎學《說文解字》,並加入光復會。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國。

《朝花夕拾》簡介

本書為魯迅壹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上。壹九二七年七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改名《朝花夕拾》,於壹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壹。壹九二九年二月再版。壹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書的封面為陶元慶所繪。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閑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沈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關於翻譯本書,魯迅在壹九三四年四月十壹日致增田涉信中說:“《朝花夕拾》如有出版處所,譯出來也好,但其中有關中國風俗和瑣事太多,不多加註釋恐不易看懂,註釋壹多,讀起來又乏味了。”魯迅在壹九三四年十二月二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譯《魯迅選集》時說:“只有《藤野先生》壹文,請譯出補進去,《範愛農》寫法較差,還是割愛為好。”

本書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範愛農》等篇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謹憶周樹人君

藤野嚴九郎

魯迅寫過壹篇有名的散文《藤野先生》,回憶他在日本仙臺醫專留學時的老師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最初發表於1926年12月10日《莽原》半月刊上)。魯迅逝世後,藤野先生也寫了壹篇回憶魯迅的文章,發表於昭和十二年(1937年)三月號的《文學案內》上。以下是該文的譯文。

因為是多年前的舊事了,所以記憶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確定我從愛知醫學專門學校轉職到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是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末的事。在那之後兩年或三年,周樹人君作為第壹個從支那來的留學生進入了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習。因為是留學生,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周樹人君和壹百人左右的新入校生以及三十多人的留級生壹起聽課。

周君身材不高,臉圓圓的,看上去人很聰明。記得那時周君的身體就不太好,臉色不是健康的血色。當時我主講人體解剖學,周君上課時雖然非常認真地記筆記,可是從他入學時還不能充分地聽、說日語的情況來看,學習上大概很吃力。

於是我講完課後就留下來,看看周君的筆記,把周君漏記、記錯的地方添改過來。如果是在東京,周君大概會有很多留學生同胞,可是在仙臺,因為只有周君壹個支那人,想必他壹定很寂寞。可是周君並沒有讓人感到他寂寞,只記得他上課時非常努力。

如果留下來當時的記錄的話,就會知道周君的成績,可惜現在什麽記錄也沒留下來。在我的記憶中周君不是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

那時我在仙臺的空崛街買了房子,周君雖然也到我家裏來玩過,但已沒有什麽特別的印象了。如果過世的妻子還在世的話,或許還可以回憶起壹些事情。前年,我的長子藤野達也在福井中學時,主講漢文的管先生對他說“這本書上寫了妳父親的事,妳拿去看看。如果真是那麽回事,給我們也講壹講那些事情”。於是長子達也借回了周君寫的書讓我看,這些作品似乎都是佐藤翻譯的。

這以後大概過了半年,管先生來和我會面,也談到了書中所講的那些事情。從管先生那裏,我知道周君回國之後成了優秀的文學家。管先生去年去世了。聽說在姬路師範當老師的前田先生也說過周君的壹些事情。

讓我再回到前面的話題。周君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總***只學習了壹年,以後就看不到他了,現在回憶起來好象當初周君學醫就不是他內心的真正目標。周君臨別時來我家道別,不過我忘記這次最後會面的具體時間了。據說周君直到去世壹直把我的照片掛在寓所的墻上,我真感到很高興。可是我已經記不清是在什麽時候、以什麽樣的形式把這張照片贈送給周君的了。

如果是畢業生的話,我會和他們壹起拍紀念照,可是壹次也沒和周君壹起照過像。周君是怎樣得到我這張照片的呢?說不定是妻子贈送給他的。周君文中寫了我照片的事情,被他壹寫,我現在也很想看看自己當時的樣子。我雖然被周君尊為唯壹的恩師,但我所作的只不過是給他添改了壹些筆記。因此被周君尊為唯壹的恩師,我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周君來日本的時候正好是日清戰爭以後。盡管日清戰爭已過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時社會上還有日本人把支那人罵為“梳辮子和尚”,說支那人壞話的風氣。所以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也有這麽壹夥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當成異己。

少年時代我向福井藩校畢業的野阪先生學習過漢文,所以我很尊敬支那的先賢,同時也感到要愛惜來自這個國家的人們。這大概就是我讓周君感到特別親切、特別感激的緣故吧。周君在小說裏、或是對他的朋友,都把我稱為恩師,如果我能早些讀到他的這些作品就好了。聽說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聯系上的話,周君會該有多麽歡喜啊。

可是現在什麽也無濟於事了,真是遺憾。我退休後居住在偏僻的農村裏,對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對文學是個完全不懂的門外漢。前些天從報紙上得知周君魯迅去世的消息,讓我回憶起上面所說的那些事情。不知周君的家人現在如何生活?周君有沒有孩子?

深切吊唁把我這些微不足道的親切當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靈,同時祈禱周君家人健康安泰。

《吶喊》自序

·魯迅·

我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並不以為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己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麽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壹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裏,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臺正和我壹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壹倍,我從壹倍高的櫃臺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裏接了錢,再到壹樣高的櫃臺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回家之後,又須忙別的事了,因為開方的醫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藥引也奇特: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辦到的東西。然而我的父親終於日重壹日的亡故了。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麽,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①,仿佛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我的母親沒有法,辦了八元的川資,說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為那時讀書應試是正路,所謂學洋務,社會上便以為是壹種走投無路的人,只得將靈魂賣給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況伊又看不見自己的兒子了。然而我也顧不得這些事,終於到N去進了K學堂了,在這學堂裏,我才知道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生理學並不教,但我們卻看到些木版的《全體新論》和《化學衛生論》之類了。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壹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②,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

因為這些幼稚的知識,後來便使我的學籍列在日本壹個鄉間的醫學專門學校裏了。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象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壹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學的方法,現在又有了怎樣的進步了,總之那時是用了電影,來顯示微生物的形狀的,因此有時講義的壹段落已完,而時間還沒有到,教師便映些風景或時事的畫片給學生看,以用去這多余的光陰。其時正當日俄戰爭的時候,關於戰事的畫片自然也就比較的多了,我在這壹個講堂中,便須常常隨喜我那同學們的拍手和喝采。有壹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壹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壹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

這壹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壹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壹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壹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在東京的留學生很有學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業的,但沒有人治文學和美術;可是在冷淡的空氣中,也幸而尋到幾個同誌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須的幾個人,商量之後,第壹步當然是出雜誌,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為我們那時大抵帶些復古的傾向,所以只謂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隱去了若幹擔當文字的人,接著又逃走了資本,結果只剩下不名壹錢的三個人。創始時候既己背時,失敗時候當然無可告語,而其後卻連這三個人也都為各自的運命所驅策,不能在壹處縱談將來的好夢了,這就是我們的並未產生的《新生》的結局。

我感到未嘗經驗的無聊,是自此以後的事。我當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後來想,凡有壹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這寂寞又壹天壹天的長大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

然而我雖然自有無端的悲哀,卻也並不憤懣,因為這經驗使我反省,看見自己了:就是我決不是壹個振臂壹呼應者雲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驅除的,因為這於我太痛苦。我於是用了種種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使我沈入於國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後來也親歷或旁觀過幾樣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為我所不願追懷,甘心使他們和我的腦壹同消滅在泥土裏的,但我的麻醉法卻也似乎已經奏了功,再沒有青年時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會館③裏有三間屋,相傳是往昔曾在院子裏的槐樹上縊死過壹個女人的,現在槐樹已經高不可攀了,而這屋還沒有人住;許多年,我便寓在這屋裏鈔古碑④。客中少有人來,古碑中也遇不到什麽問題和主義,而我的生命卻居然暗暗的消去了,這也就是我惟壹的願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搖著蒲扇坐在槐樹下,從密葉縫裏看那壹點壹點的青天,晚出的槐蠶又每每冰冷的落在頭頸上。

那時偶或來談的是壹個老朋友金心異⑤,將手提的大皮夾放在破桌上,脫下長衫,對面坐下了,因為怕狗,似乎心房還在怦怦的跳動。

“妳鈔了這些有什麽用?”有壹夜,他翻著我那古碑的鈔本,發了研究的質問了。

“沒有什麽用。”

“那麽,妳鈔他是什麽意思呢?”

“沒有什麽意思。”

“我想,妳可以做點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們正辦《新青年》,然而那時仿佛不特沒有人來贊同,並且也還沒有人來反對,我想,他們許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說:

“假如壹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妳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妳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麽?”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妳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是的,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於是我終於答應他也做文章了,這便是最初的壹篇《狂人日記》。從此以後,便壹發而不可收,每寫些小說模樣的文章,以敷衍朋友們的囑托,積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並非壹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至於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壹個花環,在《明天》裏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

這樣說來,我的小說和藝術的距離之遠,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還能蒙著小說的名,甚而至於且有成集的機會,無論如何總不能不說是壹件僥幸的事,但僥幸雖使我不安於心,而懸揣人間暫時還有讀者,則究竟也仍然是高興的。

所以我竟將我的短篇小說結集起來,而且付印了,又因為上面所說的緣由,便稱之為《吶喊》。

壹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魯迅記於北京。

註釋:

①N指南京,K學堂指江南水師學堂。作者於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肄業,第二年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1902年畢業後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學,1904年進仙臺的醫學專門學校,1906年中止學醫,回東京準備從事文藝運動。參看《朝花夕拾》中《瑣記》及《藤野先生》二文。

②作者對中醫的看法,可參看《朝花夕拾》中《父親的病》。

③S會館指紹興縣館,在北京宣武門外。從1912年5月到1919年11月,作者住在這會館裏。

④魯迅寓居紹興縣館時,常於公余〔當時他在教育部工作〕薈集和研究中國古代的造像及墓誌等金石拓本,後來輯成《六朝造像目錄》和《六朝墓誌目錄》兩種〔後者未完成〕。在寓居縣館期間,他還曾經從事中國文學古籍的纂輯和校勘工作,成書的有謝承《後漢書》、《嵇康集》等。

⑤金心異指錢玄同,當時《新青年》的編輯委員之壹。《新青年》提倡文化革命後不久,林紓曾寫過壹篇筆記體小說《荊生》,痛罵文化革命的提倡者,其中有壹個人物叫“金心異”,即影射錢玄同。

“魯迅”筆名的由來

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阿張、周樟壽、豫山、周樹人,1881年9月出生於浙江紹興。當時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當抱孫的喜訊傳到他那裏時,恰巧張之洞來訪,於是其祖父便以所遇為孫取名“阿張”,之後又以同音異義的字取作大名“樟壽”,號“豫山”。魯迅7歲進私塾就以此為名。紹興話“豫山”和“雨傘”音近,同學們常以此取笑他,便請祖父改名,後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8年,17歲的魯迅離開了家鄉,來到南京,投奔壹個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師學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師學堂做官,卻對這種洋務學堂極為蔑視,認為本族的後輩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這裏來準備當壹名搖旗吶喊的水兵,實在有失“名門”之雅。為了不給九泉之下的祖宗丟臉,他覺得魯迅不宜使用家譜中的名字,遂將“樟壽”的本名改為“樹人”,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意。

1918年5月,在錢玄同的激勵和介紹下,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首次使用筆名“魯迅”。在“魯迅”之前,還曾用過“迅行”的筆名。魯迅壹生用了140多個筆名,而以筆名“魯迅”聞達於天下。

許壽裳曾對此作過解釋:“(壹)母親姓魯,(二)周魯是同姓之國,(三)取愚魯而迅速之意。”

訪日見聞錄之魯迅

國人無不知道魯迅,也就無不知道這位中國大文豪的《藤野先生》壹文。1904年至1906年間,魯迅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今日本 東北大學)聽了藤野先生的課。今天,魯迅先生的雕像立在他日本母校如蓋的松蔭下,成為中日友好往來的象征。

我們在魯迅聽課的那個階梯教室,聆聽90年前年他留在這裏的讀書聲,感受他棄醫從文、以文醫國的情感律動。在當年使用過的升降式雙層黑板上,今天寫滿了中國來訪者的題詞和名字,這些粉筆字表述的已不是當年令魯迅不喜歡的解剖學知識,而是國人對他的敬仰和緬懷。校方告訴我們,每當壹塊黑板寫滿了字,就要拍成照片,做個像框掛起來,然後把黑板擦幹凈,等著後來者繼續書寫。果然,在黑板的兩側分別懸掛著數幅這樣的照片。

魯迅第壹學年的成績表陳列在東北大學紀念資料室的櫥窗裏,那門他最不喜歡的解剖學課只得了個“丁”。與這份1905年的成績表同樣發黃的是壹幅植物寫生圖,這是魯迅和他的同窗們的作品。魯迅終於毅然放下小小的手術刀和畫筆,擎起了壹支如投槍、如匕首的如椽大筆,向病若膏肓的祖國、向不幸不爭的同胞獻上滿腔赤子情懷。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

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

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

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

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壹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

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

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

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

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仿徨》、論文集《墳》、

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

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

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

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

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

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

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

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

《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

《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壹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

《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

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

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

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

《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

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

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

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

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

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

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

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早年留學日本。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原學醫,後改攻文,期望以此喚醒民眾。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從事教育事業。辛亥革命後,曾在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職,並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授課。新文化運動中,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等文,向封建宗法禮教制度提出挑戰,揭露批判吃人的封建制度,成為偉大的民主主義文化戰士。1926年,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通緝,南下至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執教。1927年“四·壹二”反革命政變後,憤然辭職赴上海,研究馬列主義理論。1930年參加並領導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民權保障同盟等進步組織,利用文化為武器,與反動派做鬥爭。1936年初“左聯”解散後,響應中國***產黨號召,積極參加文學界、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遺著集成《魯迅全集》《魯迅譯文集》各十卷,還有《魯迅日記》《魯迅書信集》等。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本文寫於1926年秋天。“為在紛擾中尋出壹點閑靜”,當時的 魯迅先生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樓上,借兒時的“小花”,排遣寂寞。故本文是壹曲回憶少年時代生活的戀歌,充滿清新、甜美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