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國學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國學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國學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國學教育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與國學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註入國學元素,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以及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培養,都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國學教育

近年來,國學熱方興未艾,全國各地中小學的國學經典誦讀工程及各種形式的國學活動更是如雨後春筍,呈現出壹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國學為主要載體的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也得到應有體現。小學語文中所遴選的優秀國學內容,正是小學生了解傳統文化、提升人文素養的重要窗口和途徑。本文旨在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呈現方式及國學元素在語文教學中的註入策略,以期更好地發揮國學元素在現代教育中應具有的文化教育意義。 壹、什麽是“國學”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關於國學的概念,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有較全面的論述,他認為“國學可以理解為是參照西方學術對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進行研究和闡釋的壹門學問。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學,即胡適所說的‘中國的壹切過去的歷史文化’,思想、學術、文學藝術、數術方技均包括其中;狹義的國學,則主要指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它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今天所要認識並抽象繼承、積極弘揚的重點所在”。由此可見,國學有著豐富的內涵,是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認識和研究,也是壹種文化身份的認同。 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國學內容

通過對現行的人教版壹至六學年全套語文教材中的國學內容做壹個粗略統計,可以看出,壹到六年級的十二本教材中,包括選讀部分在內,***有課文四百二十壹篇,其中國學內容四十篇,國學占課文總量的百分之九,此外,更有大量國學內容遍布在課文後面的“語文園地”或“回顧拓展”部分。這些國學內容分布於課文及課文後的知識拓展部分,使小學生能更多地了解、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並通過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來進壹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國學部分,是新的課程標準對語文教育的要求,它不僅體現了語文的課程性質,更是形成與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豐厚資源,是實

現語文課程目標不可或缺的途徑之壹。 三、國學元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註入

國學經典的學習不僅可以培養青少年的優秀人格,使青少年能自覺遵守日常行為規範,而且能增強他們對傳承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如何有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註入積極向上的國學元素呢?

1.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壹方面能增加學生的國學涵養,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另壹方面把誦讀活動和語文教學相結合,又能成為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助推器”,增加學生的識字量,積澱語感。心理學研究表明,十三歲以前是人生中記憶力的黃金時期。根據這壹規律,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應以記憶、積累為主。新課標提出的壹到六年級學生要背誦優秀古詩文壹百六十篇(段)的要求,正是根據語文教學的規律和小學年齡特點和智力特點而提出的。誦讀不僅是培養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還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悟詩文的情感,更好地感受詩文的形象和意境。所以,利用小學生記憶力發展的最好時期,學習傳統文化經典,無疑能達到文化熏陶、智慧鍛煉和人格培養的目的。

2.故事熏陶。中華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每天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由教師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目的是讓學生感到國學故事的無限精彩,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再讓學生說壹說從中明白了什麽道理,從而為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下基礎。小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用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述國學經典的內容,解釋其中的含義,學生聽得愉快、學得輕松,同時也消除了反復誦讀產生的枯燥感。因此,我們應在日常語文教學中,通過國學典故中的生動事例對學生進行生動的國學教育,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3.琴棋書畫。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文化,包括琴棋書畫、民俗風情等在內的國學元素,生動地描繪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歷史畫卷與精神風貌,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具代表性的載體。從小學低年級開始用音樂、書法等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熏陶孩子,讓孩子浸潤在文化藝術的氛圍中,能增加民族文化素養。這些對於國學的深入學習都是很重要的。心理學家認為音樂、書法等傳統文化國粹,能滲入人們的心靈,激起人們無意識的超境界幻覺,並能喚起平時被抑制的記憶。讓孩子在經典文化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學習國學精粹,從而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願望,對孩子們精神世界產生更深層、更廣泛的影響。

4.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除了鼓勵小學生利用節假日參觀歷史博物館、名勝古跡外,還可以組織以國學為主題的夏令營,或以家庭為單位帶孩子出去遊歷,增長見聞。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父母應為孩子創造和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利用假日帶孩子遊歷名勝古跡,寓教於樂,讓他們在了解祖國歷史的同時陶冶情操,用心去感受千百年的文化氣息。名勝遊歷不僅能使孩子們增長見聞、開闊眼界,還能激發孩子們對祖國秀美山河的

熱愛,從而對孩子們的精神世界產生更深層次的情懷濡染。國學的內容博大精深,涵蓋了方方面面的民族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多元壹體”的。

國學最重要的當代教育價值之壹,就是對民族精神的傳承。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提升思想境界。開展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核心內容的國學教育實踐,根本任務就是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人。在實踐當中我們要讓國學走進課堂,走進學校,走進校園生活的每壹個細節,讓學生耳濡目染促進德行的養成。要通過國學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陶冶學生的性情,提升學生的人格品質,最終實現學生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參考文獻:

[1]章太炎.國學概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紀寶成.國學的當代意義[N].光明日報,2006-04-05. [3]南懷瑾.南懷瑾講演錄[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教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前言部分提出:"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認識中華民族的豐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在此理念指導下,以國學為主要載體的傳統文化在語文教科書中得到了應有的體現,不論是經典名著,還是諺語民俗等,都是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建議用故事的形式講壹些國學的經典故事和禮儀。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演繹壹些國學的經典,這樣會讓小朋友更有參與感,學習效果也更好。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禮儀教育

為了提高全名族素質,加強對青少年的禮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介紹了開展禮儀教育的必須性及小學禮儀教育的內容,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在禮儀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探討了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禮儀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挫折教育

挫折是每壹次成功都必須經歷的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對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意義重大。本文從幾個方面出發,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展開了探討。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滲透 挫折教育中圖分類號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愉快教育”

語文教學方法 (壹)閱讀法(朗讀、默讀、背誦) (二)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評、講演、復述、講讀、講練、說書法); (三)對話法(問答、談話、討論、辯論) (四)實踐法(觀察、調查、訪談、參觀、實驗、考察、考證、遊戲、交往、旅遊、實習、見習、練習...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就是教師工作職責。我作為壹名小學語文教師除了上好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認真開展靠安全活動以外,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小學生實施安全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享有"百科全書"的美譽,它的內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多種能力和養成壹定思想觀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壹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壹重要途徑。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

任何壹種自然美都是由多種多樣的形式、因素構成的。我們在教學中配合多媒體來創設審美情景,可以把音、像、文字融為壹體,使教學內容情境化,增強教材的藝術感染力,營造美的情景和美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活動,讓他們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賞美。如《廬山雲霧》壹課圖文並茂,文質兼美,是融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於壹體的美育好教材。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運用課件,引導學生欣賞畫面。通過欣賞,學生初步感受廬山雲霧的瞬息萬變。再引導學生熟讀深思,深入了解廬山雲霧的特點。學生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欣賞畫面,進壹步體會情景交融的意境。最後,播放音樂,引導學生暢談感受。這樣,學生不僅多感官感受廬山雲霧之美,還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培養了審美能力,激發了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