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海經什麽辟邪

山海經什麽辟邪

夔牛

饕餮,tāo tiè,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壹種神秘怪獸。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饕餮性好食,故立於鼎蓋。又說,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稱“老饕”;貪財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貪欲。

饕餮

辟邪,bì xié,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壹種形似獅而有翼的神獸。據傳說,它象征著“仁”與“瑞”。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主食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要拉肚子。有壹天,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壹巴掌打下去,結果打到屁股,貔貅的肛門就被封住了。從此,金銀財寶只進不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每天最好把他拿起來摸壹摸,玩壹玩,好象要叫醒他壹樣,財運就會跟著來。壹角稱為"天祿",兩角稱為"辟邪"。

辟邪

獬豸,xiè zhì,獬豸又稱解廌或解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壹角,俗稱獨角獸。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皇帝“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的象征。

獬豸

貔貅,pí xiū,又稱“辟邪、天祿”,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漢族民間神話傳說的壹種兇猛的瑞獸。貔貅有嘴無肛,能吞萬物而不泄,只進不出、神通特異,故有招財進寶、吸納四方之財的寓意,同時也有趕走邪氣、帶來好運的作用,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非常註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財、開運、辟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貔貅與龍、鳳、麒麟壹樣是壹種虛構的吉祥動物,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