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名人苦難環境自學的故事

名人苦難環境自學的故事

1985年6月12日,日本東京大學大講演廳裏座無虛席——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正在作學術報告,介紹我國自50年代以來在理論數學、應用數學和普及推廣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外國同行對他的報告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

是啊,也許是中國人富有數學天賦吧,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曾為世界數學寶庫增添過壹筆又壹筆的財富:公元前商高就發現了勾股定理;古籍《墨經》中有著十分精辟的關於兩條連續公理的幾何命題,直到19世紀末才由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引入現代幾何理論中;中國有著像《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孫子算經》、《數書九章》那樣的數學巨著;劉徽創造“割圓木”;祖沖之計算圓周率……

中華人民***和國建立後,中國人繼續在數學領域取得為世界矚目的成績。這輝煌的歷史與燦爛的現實相輝映,引起了人們對中國數學界的強烈興趣。華羅庚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邀到日本作學術訪問的。他的報告結束後,全場爆發出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向這位來自偉大中國的科學家致意。

然而,掌聲還未停息,華羅庚突然從椅子上側身向下,慢慢地滑落到地板上——多年的心臟病發作了。當晚,壹條噩耗傳回中國:華羅庚教授於晚10時在日本醫院裏去世!

這位數學家在給人們留下了大量的研究著作的同時,也留下了他自學成才的足跡。

1910年,華羅庚出生在江蘇省的壹個小縣城——金壇。他小時候,家中清貧,父親在小鎮上開了個小雜貨鋪,代人收購蠶絲,壹家人過著半饑不飽的生活。華羅庚上初中時,對數學產生了特殊的興趣,他的老師王維克很器重這個聰明機靈的少年,常常單獨輔導他,給他出壹些難題做,這使少年華羅庚得益匪淺。

華羅庚在金壇中學念完初中後,因家裏無力再供他上學,只得輟(chuò)學到父親的小雜貨店裏幫助料理店務。可這位酷愛數學的年青人,人雖然守在櫃臺前,心裏經常琢磨的還是數學。王維克老師借給他幾本數學教材:壹本大代數,壹本解析幾何,壹本微積分。華羅庚便跟著這幾位不會說話的老師步入了高等數學的大門。

華羅庚18歲那年,在王維克老師的幫助下,到金壇中學當了壹名會計兼管學校事務工作。他曾回憶當時艱難的生活:“除了學校裏繁重的事務外,早晚還要幫助料理小店的事務。每天晚上大約8點鐘才能回家。清理好小店的帳目之後,才能鉆研數學,常常到深夜。”

不久,金壇縣流行傷寒,華羅庚不幸染病,臥床半年。後來病慢慢好了,可是左腳卻彎曲變形,落了個跛足的終身殘疾。

華羅庚在貧病之中刻苦自學,不但讀了許多書,而且還勤於獨立思考,敢於向權威挑戰。19歲那年,他發覺壹位大學教授的論文寫錯了。便把自己的看法寫成壹篇文章,題目叫《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不能成立之理由》,於次年發表在上海的《科學》雜誌上。隨後,華羅庚又連續發表了幾篇數學論文,署名“金壇人”。

這個在數學論壇上嶄露頭角的“金壇人”,引起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的註意。當他打聽到這個數學奇才原來是個只讀過初中的小青年時,深為震驚,便寫信邀華羅庚來當時北平的清華大學數學系當管理員。

到清華後,華羅庚的進步更快了。他自學了英語、德語。24歲時,已能用英文寫作數學論文。25歲時,他的論文已引起國外數學界的註意。28歲時,他當上了西南聯大教授。後來,他又被熊慶來教授推薦到英國劍橋大學去深造。

華羅庚成功了!在走過坎坷的自學之路後,他成了世界著名的數學大師,國外數學界這樣評價他:“華羅庚教授的研究著作範圍之廣,足可使他堪稱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數學家之壹”。

40年代後期,華羅庚應美國伊利諾斯大學之聘,在那裏當教授。華羅庚在那裏有著優異的生活、科研環境:他的住屋有4間臥室,2間浴室,還有壹間可容納五六十人開酒會的客廳。大學還給他配備了4個助手、1個打字員。

但是,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時,華羅庚卻不再留戀美國的優異條件,踏上了返回祖國的旅程。他說:“為了抉擇真理,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應當回去

!為了為人民服務,我應當回去!”

1950年的壹天,這位已擔任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的著名教授,在填寫戶口簿時,在“文化程度”壹欄裏寫了“初中畢業”4個字。這雖然使許多人驚訝不已,卻是事實:他的的確確只有壹張初中畢業證書。這位數學大師的數學知識,幾乎都是通過自學獲得的!

1983年10月,華羅庚重遊美國,接受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榮譽稱號。這是美國科學院120年歷史上第壹次把這個榮譽稱號授予壹位中國科學家。美國科學院院長在向華羅庚致贊詞的時候說:“他是壹個自學出身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萬的人們。”

與同在19世紀90年代出生的文化大師們,如陳寅恪、胡適、趙元任、顧頡剛、馮友蘭、金嶽霖、傅斯年、朱光潛等人比較起來,梁漱溟的成才之路較為獨特。陳寅恪、胡適等人皆受過大學教育,且多有留學經歷,而梁漱溟的最高學歷僅為中學。他自己評價說:"像我這樣,以壹個中學生而後來任大學講席者,固然多半出於自學。"(《梁漱溟自傳》,江蘇文藝出版社)"所有今日的我,皆由自學得來。"(同上書)從19世紀末到今天,天資聰穎,入北大、清華等名校深造,受名師指點數載的莘莘學子不知有多少,但能夠成為文化大師者,大約難及百分之壹;而天資平平(梁漱溟6歲時還不會穿有背帶的褲子,讀小學時的課業成績壹直在中等以下)的梁漱溟竟能憑借自學而成為出入乎百家,在哲學、佛學、政治學、經濟學諸多領域皆有建樹的著名學者,實屬奇跡。那麽,梁漱溟的自學有沒有值得今天誌於學的人學習借鑒的地方呢?

其壹是持之以恒。很早就聽過壹個傳說,古希臘那位最有智慧、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蘇格拉底曾開館授徒。開學第壹天,他對所有的學生說:今天只學壹件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每人將胳膊盡量往前甩,再盡量往後甩,直到300次,以後每天也要這樣做。當時學生們都笑了,都甩了至少300次。壹個月後,蘇格拉底問,有多少人在做甩胳膊300次的動作?90%的學生都舉起了手;半年後,蘇格拉底又問,有50%的學生舉起了手;壹年後,蘇格拉底再問,則只有壹個人舉起了手--這個人就是古希臘歷史上與乃師齊名的柏拉圖。甩胳膊人人都會,每天甩300次胳膊也是壹件極容易的事情,但難就難在堅持下去。柏拉圖堅持甩胳膊的傳說,無非是說明堅持、執著對於成功的重要性。梁漱溟的自學也同樣印證了這個道理。他從八九歲開始自學,直至九十五歲高齡辭世,近90年間,壹直以書籍為友,以報刊為伴,特別是在奠定其學問基礎的青少年時期,梁漱溟生更是孜孜矻矻於自學,無壹日間斷。當時,他讀書看報已經成癮,以至於"每日不看報,則無異於未曾吃飯飲水。"(同上書)讀書讀到有這種感受,豈有不堅持下去之理?而壹旦堅持下去,離王國維先生所言的"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也就不會太遠了。

其二是為解決問題而學習。梁漱溟曾多次申明:自己不是學問中人,而是問題中人;自己在哲學、佛學、政治學、經濟學等方面的知識,是由於問題逼出來的。否認自己是學問家,那是梁漱溟的謙虛或偏好;但梁漱溟說自己的知識(在我們眼裏就是高深的學問)源於問題,卻是實實在在的。梁漱溟自小就長於思考,壹思考就發現許許多多的人生、社會問題。他又是壹個處世極其認真之人,凡是在其心目中成為問題的,他都不會忽略過去,總是極力找尋問題的答案。為了找到令自己滿意的關於人生、社會問題的答案,梁漱溟就大量地閱讀哲學、佛學、政治學、經濟學等方面的書刊,參考別人的意見,琢磨出自己的思想。 其三是博采眾家之長。在文化領域,能夠被譽為大師的人物,其思想觀點必有壹定的深度和獨特性,泛泛而談,與他人唱同壹個調子者,成不了大師。而大師們深刻、獨特的見解不是坐在屋裏憑空想出來的,他們的思想火花需要前人、他人觀點的啟發、碰撞,壹般而言,在創造文化成果時,大師們都像蜜蜂采花、釀蜜壹樣,采得許多朵鮮花,才能釀出壹小滴甘甜的蜜。梁漱溟的自學成才也不例外。據梁漱溟自己回憶,他中學時每天必讀的報刊有好幾種,其中既有中國人主辦的,也有外國人主辦的;既有擁護改良的文字,也有鼓吹革命的篇章;讀書時,無論是佛家的經書還是儒家的典籍,也無論是經濟類的讀本還是政治類的著述,只要認為和自己所思考的人生、社會諸多問題相關,他都盡可能地去研讀,並於研讀中進行比較、借鑒,然後,再得出自己關於人生、社會問題的結論。於是,他的《究元決疑論》、《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著作相繼問世,他的文化大師的地位,也因此而確立。

三毛本名陳平,原籍浙江定海,1943 年生於四川重慶。

1948 年底,舉家遷居臺灣。童年的三毛並未立誌當壹名作家,卻喜愛美術,她幻想將來成為壹位畫家的妻子。

三毛小時曾讀過壹本《三毛流浪記》,對她影響很大,從此便沈迷於書海之中了.瘋狂地愛上了文學。長大後開始寫作,她不署名陳平,而以“三毛”為筆名,作為紀念。讀小學、中學時,三毛的文章寫得不錯。在小學時,她便開始給報刊投稿了,參加學校講演的稿子都是她親筆寫的。在初中,她還學過寫詩。

三毛早年的人生道路是崎嶇坎坷的。就讀於臺北某女中時,三毛對數學不感興趣,成績很差,老師則以此嘲諷她,好強的三毛為不受歧視,發奮用功,終於獲得了好成績。但這位老師卻誤為“作弊”,竟在她臉上畫圈,叫她繞跑道跑,在她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巨大的創傷。她忍無可忍,只好逃學。她父親得知此事後,並未責怪她,而是讓她休學。

從13歲到20歲整整7年的時間裏,三毛都是在家自學的。她的父親陳嗣慶是壹位律師,母親終進蘭也有很好的文學修養,都耐心教導她。回憶往事,三毛說:“不是媽媽的熏陶,我寫不出來這許多文章。”在那段不短的歲月裏,三毛用功讀書,孜孜不倦。她讀唐詩、宋詞、《古文觀止》、看《紅樓夢》、《水滸》……,學繪畫,彈鋼琴,還學會了英、日、法、德文,尤為出色的是西班牙文學。

20歲那年,三毛的好友鼓勵她進大學求知。在得到臺灣中國文化學院院長張其昀的允諾後,三毛進該校深造。最初她學的是哲學,兩年後轉入新聞系。在大學讀書時,她的老師讀了三毛寫過的壹篇3萬多字的文章後感動得哭了,認為三毛是他的學生中“最有才華”的壹位。

三毛出版過10多本著作,大都是散文集,其中有《雨季不再來》、《稻草人手記》、《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溫柔的夜》、《夢裏花落知多少》、《背影》、《送妳壹匹馬》、《傾城》、《我的寶貝》等。三毛還譯有《蘭嶼之歌》、《娃娃看天下》等書。後者是1000頁的西班牙漫畫書。為譯此書,三毛與丈夫荷西曾歷時8個月,每天晚上不看電視,將門鎖上,工作到深夜。

三毛滿懷激情地把漫遊世界的所見所聞,揮筆成篇。她寫的多是真實的事情,自稱其作品“幾乎全是傳記文學式”的。她還說過,“我並不是作家,只是壹個生活的記錄者。”她的作品自成風格,生活氣息濃厚,感情真摯。有人評論她的作品風格是“樸實、自然、坦率、真情”。

70 年代中期,三毛的作品在臺灣極為暢銷,壹度出現過“三毛熱”。有人說,三毛在臺灣文壇掀起了撒哈拉沙漠的風暴,讓喜愛她的讀者噙著淚水,帶著微笑,註視著她的足跡,從沙漠到海島?撥動了無數讀者的心弦。1986年她還被評為“臺灣最暢銷書十作家之壹”。

壹位臺灣作家指出,三毛的文筆清新通俗,具有強烈的個性,這可能是她的作品特別受讀者歡迎的原因。壹位臺灣心理學教授分析說,三毛將南美洲描寫得那麽好,事實上那兒卻是戰火連天,充滿人間的苦悶。現實生活既然有這麽多的苦悶、束縛,尤其年輕人,面對著現有制度下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家多麽希望在精神上暫時舒放自由壹些,逃避到壹個沒有戰爭,沒有恨,到處充滿愛的世界。這也許是三毛文章受歡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