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俞伯牙與鐘子期資料

俞伯牙與鐘子期資料

1、伯牙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壹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

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史誌載鐘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口耳相傳壹句俚詞:“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

2、鐘子期

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相傳鐘子期是壹個戴鬥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

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

3、伯牙與鐘子期:

史載有壹年,俞伯牙奉晉君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壹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壹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誌地彈了起來。

他彈了壹曲又壹曲,正當他完全沈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壹個人在岸邊壹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壹驚,手下用力,“啪”的壹聲,琴弦被撥斷了壹根。

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裏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裏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壹看,那個人身旁放著壹擔幹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壹個打柴的樵夫,怎麽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妳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妳說說看,我彈的是壹首什麽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壹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鐘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裏相會。

和鐘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麽也不見鐘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

第二天,俞伯牙向壹位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淒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壹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壹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壹座古琴臺。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擴展資料:

1、伯牙學琴:

春秋時期,有壹個人名叫伯牙,隨成連先生學古琴。他掌握了各種演奏技巧,但是老師感到他演奏時,常常是理解不深,單純地把音符奏出來而已,少了點神韻,不能引起欣賞者的***鳴。

老師想把他培養成壹位真正的藝術家,有壹天,成連先生對伯牙說:“我的老師方子春,居住在東海,他能傳授培養人情趣的方法。我帶妳前去,讓他給妳講講,能夠大大提高妳的藝術水平。”

於是師徒兩人備了幹糧,駕船出發。到了東海蓬萊山後,成連先生對伯牙說:“妳留在這裏練琴,我去尋師父。”說罷,就搖船漸漸遠離。

過了十天,成連先生還沒回來。伯牙在島上等得心焦,每天調琴之余,舉目四眺。他面對浩瀚的大海,傾聽澎湃的濤聲。

遠望山林,郁郁蔥蔥,深遠莫測,不時傳來群鳥啁啾飛撲的聲響。這些各有妙趣、音響奇特不壹的景象,使他不覺心曠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許多。伯牙產生了創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譜成音樂,於是他架起琴,把滿腔激情傾註到琴弦上,壹氣呵成,譜寫了壹曲《高山流水》。

沒多久,成連先生搖船而返,聽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興地說:“現在妳已經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師了,妳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來這濤聲鳥語就是最好的老師。此後,伯牙不斷積累生活和藝術體會,終於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2、伯牙絕弦:

伯牙因為鐘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了,再也不彈琴。比喻知己喪亡後,棄絕某種專長愛好,表示悼念。

伯牙最擅長彈琴,鐘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彈琴時,心裏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到:“妳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心裏想到流水,鐘子期贊嘆道:“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不管伯牙心裏想什麽,鐘子期都能準確的道出他的心意.鐘子期死後,伯牙覺得世上再難找到聽得懂他琴聲的人了,於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了。

古時有伯牙摔琴以謝知音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音樂才子伯牙喜歡彈壹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出此曲的感情和意義,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和寡。

終於有壹天,有壹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鐘子期。伯牙的知音是鐘子期,他們約好兩年後見面,可是兩年後鐘子期卻沒有露面。

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鐘子期已經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壹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

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於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惋惜。這就是“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百度百科-伯牙

百度百科-伯牙子期

百度百科-鐘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