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新疆地毯的新疆地毯的歷史

新疆地毯的新疆地毯的歷史

新疆地毯是中國地毯的代表之壹,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精湛的技藝聞名於世。在淺談其歷史發展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個考古案例: 1、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民豐縣漢代精絕國古址的木棺內,發現了東漢地毯殘片。

2、1980年,在新疆的樓蘭古墓中挖掘到西漢晚期地毯殘片。

3、在新疆的庫車縣(古龜茲),出土過漢代地毯。

4、在新疆巴楚縣古遺址中,出土過北朝時期的地毯。

以上這些考古案例已足以證明,新疆織地毯的歷史已在2000年以上。同時,新疆地毯在中國地毯的發展史上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新疆地毯常以貢品、商品而傳入中原,此類事例古籍記載頗多。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織繡館珍藏的大量新疆高級絨毯、絲毯、盤金毯、盤銀毯,都是清代時新疆進貢皇帝的。唐代舊都長安就設有專門經營西域氈毯的商店,南宋時,曾在高昌(今吐魯番)設互市,專門與西北諸地交易絲毯。

隨著新疆地毯傳入內地,其工藝也隨之進入中原,促進了中原地區地毯業的興起。到明代,陜、晉、豫、江、浙諸地已普遍生產地毯了。當時,新疆織毯藝人馬托阿洪,受寧夏回人邀請,親往銀川傳藝,終於使織毯工藝也流入寧、青、陜、甘諸省。至今,馬托阿洪的墓碑仍然豎立在銀川市的誨寶塔下,人們尊稱枯為“馬托祖師”。

新疆地毯業的較大發展,開始於20世紀初。抗口戰爭時期,和田、洛浦巳辦起較大規模的織毯工場。50年代開始,人民政府召集流落各地的織毯藝人,在和田辦起了第壹座地毯廠,迎來了新疆地毯業的新春。隨後多家國營、合作經營的地毯廠,也在和田、洛浦、莎豐、葉城、喀什、阿克赦巴音郭楞和烏魯木齊等地紛紛建立起來。

新疆地毯不僅歷史悠久,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新疆是古時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那時往來其間的中西商旅,早就把新疆地毯販輸西方,同時也將古波斯地毯帶到新疆,因而兩者的地毯在織制工藝、紋飾圖案上也互為影響。16至19世紀,輸入歐美的新疆地毯已為不少藝術收藏家們所珍藏。至今,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與阿拉伯特博物館、德國法蘭克福手工藝術博物館等都收藏著新疆羊毛地毯或絲毯、絲毛混織地毯,作為珍品供人欣賞。

新疆地毯素以歷史悠久、技藝高超而馳名於世,是新疆傳統的民族工藝美術品,是主要出口商品之壹。和田是新疆地毯的故鄉,新疆地毯亦稱東方地毯,無論式樣、圖案和色彩均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向以原料上乘、質地細密、絨頭密集、毯面薄平、圖案繁謹而著稱。品種繁多,花色斑駁爛漫,主要有艾的亞魯式、伊朗式、恰奇瑪式、阿拉爾式等,大都花紋對稱、整齊,線條粗獷,對比色彩強烈。就用途而分,有鋪毯、掛毯、座墊毯、拜墊毯,褥毯等。新疆地毯還是精美的藝術品,為不少藝術收藏家們所收藏。至今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與阿拉伯特博物館、美國華盛頓紡織品博物館、德國法蘭克福手工藝博物館,都收藏著新疆羊毛地毯或絲毯,作為珍品供人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