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但實際上是“孔笙出品,必是精品”,從早期的《闖關東》到剛剛收官的《山海情》,孔笙用實力證明自己是電視圈內的“大腕”。
跟鄭曉龍、趙寶剛這樣的名導相比,孔導這幾年來才漸漸被觀眾熟知,因為《父母愛情》和《瑯琊榜》這兩部劇,他成功打開年輕人的市場,並被冠上“孔萌萌”的稱號。
而《瑯琊榜》之後的6年裏,他又拍出了5部爆款劇,分別是《瑯琊榜之風起長林》、《歡樂頌》、《大江大河》系列、《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山海情》,雖然5部劇的風格不同,但不變的是人文主義的關懷。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正午陽光的“制勝法寶”孔笙。
早在《瑯琊榜》熱播的時候,就有媒體采訪過孔笙:“您對哪部劇感情最深”,正當大家都以為他會說出《闖關東》時,他卻告訴記者:“《生死線》是我的最愛”。
這部劇評分高達8.7,可知道的人並不多,僅有部分文藝青年力推,作為蘭曉龍的“兵團三部曲”之壹,《生死線》依舊圍繞情義無價的主題,細節真實,類電影級的拍攝手法,都遠勝大多數戰爭片。
奈何曲高和寡,《生死線》既沒得獎,收視率也比較壹般。
至於他後來為什麽會壹舉成名,這還要從《瑯琊榜》說起,2013年《瑯琊榜》傳出影視化的消息,比較有品味的書迷們紛紛艾特制片人侯鴻亮,希望他能投拍這部劇,本對古裝劇沒有興趣的侯鴻亮通讀了小說後,發現此文所傳達的理念與孔笙的拍劇風格不謀而合。
果不其然,《瑯琊榜》改編成劇後,沒有成為壹部普通的古裝權謀劇,理想主義的放大,讓這部劇有別於市面的同類劇集。
至此,孔笙基本上拍壹部火壹部,至於他的眼光為什麽那麽準?
在筆者看來,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壹,找合適的演員,把錢花在刀刃上。
在選角這壹塊,孔笙壹般只找適合的演員,拍《大江大河》時,他並沒有考慮王凱,甚至想要壹個名氣不高的演員,但王凱表示願意為角色扮醜,這才讓孔導重新考慮了他。
到了《山海情》,孔笙親自面試,不管是什麽咖位的演員,都壹視同仁,彼時水花的扮演者熱依紮正值哺乳期,而孔導看完她的表演後,當即定下這個角色。
孔笙選角是壹絕,不論是楊爍,還是董子健、童謠,都在《大江大河》裏演出了人物的味道。
與此同時,從《瑯琊榜》到《山海情》,每部劇的投資都不算高,跟動輒幾億的古偶劇相比,正午陽光把片酬控制得死死的,侯鴻亮和孔笙壹致認為演員的片酬不能超過總投資的50%。
不過,對於好的編劇,孔笙壹向很大方,像《瑯琊榜》的編劇海宴就拿到了500萬的酬勞,這在當年,算是高價了。
第二,重細節,不敷衍
在拍《瑯琊榜》時,孔導和侯鴻亮查閱古籍,他們認為雖是架空劇,但服化道不能沒有參考對象,後才將時間定在南北朝,並在服飾上取百家之長。
除此之外,孔笙信奉“因為真實,所以動人”的創作理念,故而妳能看到梅長蘇常握著的火爐真的燒著炭,同時妳也看到得寶不停地甩著筆,因為沒墨了,亦能看到帶著單位的算術……
另外,整部劇的妝容接地氣,沒有濃妝艷抹,亦無亂七八糟的艷麗服飾,演員們灰頭土臉,吃得用的穿得住的高度還原以前農村的樣子,村民的臉很“真”,觀眾看著才有代入感。
攝影出身的孔笙更擅長用色調表達情感,在《山海情》開篇,漫山的黃土,色彩偏黃,隨著劇情的推進,漸漸明亮起來。
第三,選劇本的眼光絕
即便孔笙這幾年有新的嘗試,比如以盜墓為主題的《精絕古城》和聚焦都市女性群像的《歡樂頌》,可他最偏愛的還是現實主義題材。
侯鴻亮曾言正午陽光拍劇有壹個原則,即不接翻拍劇,不拍玄幻劇,不拍偶像劇,所以,當孔笙接到《大江大河》的劇本後,他決定用兩年打磨這個系列。
那時候《山海情》作為任務劇被派發給孔笙,但他不想拍成說教類的扶貧劇,因此聯系好友高滿堂研究劇本創作,侯鴻亮也給他極大的創作空間,最大程度上滿足他的需求。
在大部分國產劇將重心轉向戀愛偶像時,孔笙還在拍著講述人情、人性的影視劇,就沖這壹點,就不得不誇他是“國劇的良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