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ǔ gāo
2 出處《別錄》
3 拼音名Hǔ Gāo
4 虎膏的別名虎油(《物理小識》),虎脂(《本草新編》)。
5 來源為貓科動物虎的脂肪油。
6 化學成份
體內儲存脂肪,熔點43~44℃,碘價56.8,含固體脂肪酸44.59%,液體55.41%,不皂化物0.74%。脂肪酸中最多是油酸,次之是硬脂酸、棕櫚酸,也含少量其它飽和及不飽和脂肪酸。另報道含肉豆蔻酸3.01%,棕櫚酸26.75%,硬脂酸10.64%,十四碳烯酸5.58%,十六碳烯酸5.60%,十六碳二烯酸0.21%,十六碳三烯酸0.16%,十八碳烯酸(即油酸)37.93%,十八碳二烯酸(即亞油酸)6.19%,十八碳三烯酸(即亞麻酸)6.78%,及C18以上的不泡和脂肪酸(以廿碳烯酸計算)1.74%,又含不皂化物0.41%。
7 功能主治治反胃,頭瘡白禿,痔瘡下血。
①《別錄》:"療狗嚙瘡。"
②孟詵:"納下部。治五痔下血。"
③《綱目》:"服之治反胃,煎消塗小兒頭瘡白禿。"
④《物理小識》:"治大麻瘋。"
8 虎膏的用法用量內服:和酒燉溫。外用:塗。
9 附方①治壹切反胃:虎脂半斤(切),清油壹斤。瓦瓶浸壹月,密封勿令泄氣。每以油壹兩,入無灰酒壹盞溫服,以瘥為度,油盡再添。(《壽域神方》)
②治瘡禿:虎膏塗之。(《普濟方》)
10 摘錄《*辭典》
用到中藥虎膏的方劑 黑虎膏拼音:hēihǔgāo《準繩·瘍醫》卷三:黑虎膏:處方:大黃1兩,黃連1兩,黃芩1兩,黃柏1兩,當歸...
萬應黑虎膏拼音:wànyìnghēihǔgāo《瘡瘍經驗全書》卷四:方名:萬應黑虎膏組成:多年小粉8兩(炒黑)...
金絲萬應膏《理瀹》《普濟方》卷三壹五:金絲萬應膏:處方:黑虎膏、松香8斤。制法:如法煎熬,傾於水盆內,浸1宿,...
更多用到中藥虎膏的方劑古籍中的虎膏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綱目》)、火草(《唐本》)、豬膏莓(《唐本》)、虎膏(《唐本》)、狗膏(《唐本》)、粘糊菜(《救荒》...
《本草綱目別名錄》:[本草綱目釋名]草部(上)力子便牽牛牛蒡蒡翁菜蝙蝠刺)胡盧巴(苦豆)(希仙虎膏豬膏母大枚草狗膏粘糊菜)龍常草(粽心草)箬(葉)...
《世醫得效方》:[卷第十大方脈雜醫科]頭痛,井水研成膏,先以鹽水洗咬處,次以此膏敷貼。或用虎膏及虎骨敷狗咬,涎入瘡,令人昏悶,浸椒水調莽草末塗...
《普濟方》:[卷壹百九十九諸瘧門]瘧(附論)(壹名朱砂丸)治痰瘧、寒瘧、溫瘧、癉瘧悉治之。振虎膏(出聖濟總錄)治瘧。胭脂阿魏(各壹大豆許同研)上...
《普濟方》:[卷三百十五]膏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