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淳於意簡介

淳於意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註解 4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淳於意 1 拼音

chún yú yì

2 英文參考

Chunyu Yi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淳於意為西漢時著名醫家,撰中醫醫案"診籍"[1]?。齊臨菑(今屬山東臨淄)人。因任齊太倉長之職,故又稱倉公或太倉公。學醫於公孫光、公乘陽慶等醫家。醫術高明,針藥並重。他治病必有“診籍”,是我國最早的病案材料,其中多處記述針灸、經絡及腧穴,還有以針灸治愈的病案。後授業予高期、王禹等,都為當時名醫。[2]

淳於意(公元前205?~前150年)少喜醫方術,聞同郡唐裏公孫光善為傳古方,遂師事之,公孫公授以秘方調理陰陽、傳語法,皆錄之為用。高後八年(前180年),公孫光薦之於同郡元裏公乘陽慶,時慶年70余,無子,願將術盡授之,更傳秘藏之《脈書》、《五色診》、《奇咳術》、《上下經》、《揆度陰陽外變》、《藥論》、《石神》、《接陰陽禁書》,受讀解驗之,事之三年許,為人治病,多良效。精於望、聞、問、切四診,尤以望診和切脈著稱。文帝四年(前174年),中人上書誣告,傳至長安,少女緹瑩隨父至長安,上書帝廷,願以身為婢,代父贖罪,文帝感其至誠,郝其父。後文帝詔見意,詢問其治病始末,所診者皆有“診籍”,乃列舉診籍所載病例二十五例,所治之上至王侯,下至奴仆。有肺消癉、不乳、沓風、曉瘕等二十三種疾患。治法多重藥物,兼施刺法、灸法、敷法等。並如實記錄其治療成功之經驗,亦載其失敗之教訓。弟子宋邑、高期、王禹、馮倍、杜信、唐安等,亦以醫名於世。

淳於意為使自己專誌醫術,辭去官職,不營家產,長期行醫民間,對封建王侯卻不肯趨承。趙王、膠西王、濟南王、吳王都曾召他做宮廷醫生,他都壹壹謝絕了。因常拒絕對朱門高第出診行醫,被富豪權貴羅織罪名,送京都長安受肉刑。其 *** 淳於緹縈毅然隨父西去京師,上書漢文帝,痛切陳述父親廉平無罪,自己願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到,寬免了淳於意,且廢除了肉刑。

淳於意診斷疾病,註意詳細記錄病案。他將典型病例進行整理,寫出了中國醫學史上第壹部醫案—《診籍》。

針灸技術,在《診籍》中已見有效地應用。

淳於意不但是壹個著名的醫學家,而且是壹位熱心傳播醫學的教育家。他廣收弟子,精心傳授。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就有宋邑(臨淄人)、馮信(臨淄人)、唐安(臨淄人)、高期、王禹、杜信等6人。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文中說:“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中古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淳於意因曾任齊國的太倉長(壹說太倉令),人稱倉公。年輕時喜鉆研醫術,拜公孫光為師,學習古典醫籍和治病經驗。高後八年時(公元前180),公孫光又將倉公推薦給臨淄的公乘陽慶。當時公乘陽慶已年過六十,收下淳於意為徒,讓淳於意把過去所學的醫方都丟棄,將自己珍藏的黃帝、扁鵲脈書、根據五色診斷疾病、判斷病人預後的方法、以及藥物方劑等書傳給他。三年後倉公出師四處行醫,足跡遍及山東,曾為齊國的侍禦史、齊王的孫子、齊國的中禦府長、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齊王的侍醫遂等診治過疾病。當齊王劉將閭為陽虛侯是(公元前176~前164年),淳於意曾為其治愈了關節炎壹類疾病,還隨從將閭來過長安(今陜西西安),並為安陵(今鹹陽東北)阪裏的項處診治牡疝病。

淳於意像齊文王(公元前178~前167年在位)患肥胖病,氣喘、頭痛、目不明、懶於行動。淳於意聽說後,認為文王形氣俱實,應當調節飲食,運動筋骨肌肉,開闊情懷,疏通血脈,以瀉有余。可是有壹庸醫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於是王公貴族誣滔倉公“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加之同時趙王、膠西王、濟南王請倉公為其治病而未至。官府聽信誣告,把淳於意傳到長安受刑。淳於意生有五女,當皇帝詔書進京問罪時,他感傷無男隨行。於是小女兒堅持隨父進京、並上書朝廷,申述父親無罪,並願意為奴以換取父親的自由。經漢文帝詔問,遂使淳於意被赦免而回故裏。淳於意在應詔回答漢文帝詢問時敘述了自己學醫、行醫的經過,業務專長、師承、診療效果、病例等,史稱:“診籍”(即診病的簿記)***計25個病案。他所答詔的病案格式壹般均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籍裏、病狀、病名,診斷、病因、治療、療效、預後等,從中反映了淳於意的醫療學術思想與醫案記錄上的創造性貢獻。“診籍”中還真實地報告了治療效果:25例患者有10例醫治無效而死亡。反映了中國古代醫家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