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怎麽讀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怎麽讀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的拼音:sān hòu zhì rù dà shuǐ wéi shèn。

《立冬三候》

壹候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於水,所以是水與凍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二候地始凍:立冬後五日“地始凍”,冰壯曰“凍”,地凍為凝結,“藹藹野浮陽,暉(hui陰平)暉水披凍”。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shen去聲,大蛤蜊):再五日“雉入大水為蜃”,與“雀入大水為蛤”對應,蜃是大蛤(ge陽平),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便是蜃吐氣而成。

立冬分“三候”釋義:

和立秋壹樣,立冬同樣也根據氣候的逐漸變化分為“三候”,對於壹後二候來說,從字面以上倒是都可以大致猜出是什麽意思,但是三候想要從字面意思上猜出來就比較困難了。

1.壹候水始凍:

這是可以從字面意思上看出來的,既然進入冬季,我們都知道,水在低溫下是會結冰的,尤其是水較少的情況下,壹旦溫度到達0度就會結冰,而立冬後的壹候,指的就是水面開始結冰這個時候。

2.二候地始凍:

這種情況可能我們南方的朋友看到的比較少,尤其是沿海地區的朋友,不怎麽看到冬天。在冬天真正進入的時候,除了水面結冰之外,如果凍得比較嚴重,泥巴都可以凍成塊,尤其是耕地犁過的那種,遭受極寒天氣的時候,地裏面的泥巴,看起來就像壹個個放大的麻花壹樣,人站上去也不會倒塌。

小時候冬天冷到這個樣子的時候,哪怕是走進犁過的地裏面泥巴也不沾鞋,因為上面的冰塊非常堅硬,小孩子就算踩碎了泥巴也難以變成小顆粒。

3.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這裏面的關鍵在於“雉”和“蜃”,從字面上看,雉指的是鳥、蜃指的就是蟲子,雉這是很多朋友都能理解的,而蜃裏面本來就帶有壹個蟲字,那麽猜都可以猜到是壹種蟲子,關鍵是把這個鳥和蟲子結合在壹起了,看起來又不是鳥吃蟲子的意思,這確實難以理解。

實際上,這裏面本來就有壹個古人沒有解開的謎團,所以古人把這個謎團也當成了事實,導致出現了立冬的三候的時候,有雉入大水為蜃的說法,那麽具體這是什麽意思呢?其實只要把“雉”和“蜃”指的具體動物弄清楚就很容易解開這個謎團了。

這裏的“雉”實際上指的就是壹類鳥,就像野雞之類的鳥;“蜃”就比較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