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從書本內容上出發來談談感受。從歷史人物事件,歷史人物本身和其中的“贊曰”即班固自己的議論中可以對漢朝歷史加以借鑒.
故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言秦、漢,詳矣。至於采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
道而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
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
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
《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這是班固在《司馬遷傳》中對司馬遷及其功績的評價。其中就談及了作為壹個史家最難能可貴品質就是秉筆直書的實錄精神,而班固也是遵循此要,直筆《漢書》,不為權諱,這是壹個史家的良知與使命,但卻少有人可以做到不畏權貴,據實而書。雖然“序遊俠則退
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對司馬遷的評價是不客觀的,但也體現了班固對奸佞和拜金主義的蔑視。“既明且哲,能保其身”,而司馬遷選擇犧牲其身而保明哲,這種犧牲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雖然現今社會我們不壹定寫史而成史家,
但是這種精神卻可以學習並滲透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中,
我想人類還是要保留點犧牲精神的,這種犧牲其壹保全其二的選擇也時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但是班固也告訴我們,最好的方法並不是犧牲其壹,而是雙贏。這段話也提出,作
為壹個史者,壹定要有廣博的學識,要勤奮刻苦的讀書,不斷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