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初國卿的學術成就

初國卿的學術成就

多年來,初國卿結合本職工作,專註讀書、收藏、寫作。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學養醇厚,情致深婉,為人低調,蕭散淡泊。其愛好廣泛,每有喜歡,即有成就。於期刊編輯、唐代文學、書畫瓷玩、遼海地方文化研究、散文創作等方面多有建樹。人稱“文化遺民”、學者型作家。

期刊編輯:在期刊編輯崗位20年,業績突出。曾做過四種雜誌的總編輯,為六種期刊寫過創刊詞。著有《期刊的CIS策劃》壹書,是第壹位將現代企業識別系統(CIS)引入期刊編輯與管理中的人,此書曾壹度成為期刊界的教科書。同時,他作為執行主編,還編輯出版了《遼寧老期刊圖錄》和《遼寧期刊史》。

唐詩研究:在唐詩研究方面頗下功夫,主編有《三李詩鑒賞辭典》,著有《唐詩賞論》。北京大學國學網站上在“唐研究專家”壹欄中就有他的名字。同時在傳統文化方面還主編有《古典文學鑒賞集》、《中華傳統文化10萬個為什麽》(宗教卷與飲食卷),著有《佛門諸神》《詩文藝術瑣論》等。

收藏領域:他將藏品賞玩與學術研究結合起來,多有創造。於淺絳彩瓷、遼海陶瓷、文人書畫信劄、圖書古籍、民俗竹匏等方面最為突出。在淺絳彩瓷收藏與研究方面尤其下功夫,有藏品500余件,為中國北方淺絳彩瓷收藏大家。壹篇《中國瓷本繪畫的“八大關系”》,將中國瓷、中國畫、中國詩、中國書法、中國印這五種最具中國元素的淺絳彩瓷提高到了壹個新的高度,並首次提出了“中國瓷本繪畫”這壹概念,從而引起瓷界的廣泛關註,藏界譽為“初氏定義”。

遼海文化研究:他將歷史資料搜集與實地考察結合起來,幾乎走遍遼寧所有文化古跡遺存之地,發表了多篇遼海文化散文,如《鴻臚夢憶》《老鐵山角》《曠世風華文溯閣》《文溯閣的又壹種風華》《遼陽出了個金毓黻》《絕世煙霞》《於省吾的皀角樹》《馮庸歸來》《潢源記》等,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反響。於此還主編有《遼海名人辭典》,從而使遼寧有了第壹部名人工具書。

散文創作:他追求學者散文的書卷氣與婉絕情致。他曾這樣說:“散文創作最是壹個人情致、性靈、品位和才識的自然流露與追求,因此,散文創作的題材抉取和形式選擇都應是個性化的。內容上可以蒔草品茶,也可以談史論政;形式上可以艷若天人,也可以淡妝素服,但萬萬不可流於敷泛、平庸,毫無情致,毫不婉絕。”多年來,他曾發表散文作品五百余篇,其中《來今雨軒》《鴻臚夢憶》《曠世風華文溯閣》等在全國和省內多次獲獎,《老鐵山角》壹文作為寫作範文收入大學寫作教材《文鑒》壹書中。而其《聽雨》壹篇廣為讀者傳誦,與季羨林的《聽雨》、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並列,譽為當代“聽雨三篇”。散文作品曾入選2000年《中國散文最佳》《中國隨筆最佳》和《散文選刊》“2000年中國散文排行榜”。2002年出版散文集《不素餐兮》,2003年獲“遼寧文學獎”。2007年出版散文集《春風啜茗時——飲食劄記》《當時只道是尋常——收藏隨筆》。2012年出版《淺絳軒序跋集》。

有人曾這樣稱譽他的創作:“他的書,題材如下:關於用盡尋尋覓覓的心,在燈火闌珊處才能偶得極品的收藏,關於‘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的人間清歡歲月,這些要想寫出情致來,真是素心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讀他的書,想見這個人該是竹裏坐消無事福,花間補讀未完書的自在人,卻不知道他的忙碌更勝於妳我,匆匆穿行於紅塵十丈中的他,卻能留著壹顆為花香盈袖,清風拂面而感動的詩意的心,不由得心中暗驚:看來,大隱於市,唯素心人才能做到。”

他就是這樣壹個素心的讀書人,收藏人,寫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