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波斯這個名字就像中國在歐洲語言裏的名稱China壹樣,很早就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使用,所以其實伊朗人也是接受的。對內稱“伊朗”,對外稱“波斯”後來也成為了伊朗歷代王朝的慣例。並沒有什麽人提出異議。
但在進入20世紀之後,波斯的國際和國內形勢卻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是在公元19世紀,印歐語系這個概念被提出之後,同樣是雅利安人創立的印度文明的壹些古籍被翻譯到歐洲,而其中多次被提到的“雅利安(伊朗)”壹詞在歐洲很快熱門了起來,到20世紀初“雅利安”這個詞甚至成為了從印度到伊朗再到歐洲各國的所有印歐語系民族的代稱。
另外在波斯國內,1921年,當時任波斯哥薩克騎兵旅指揮官的禮薩沙赫·巴列維發動政變,推翻了此前統治了伊朗100多年的卡紮爾王朝,並在幾年之後建立了巴列維王朝,成為了波斯的新國王禮薩汗。而禮薩汗成為伊朗的統治者之後,借著壹戰之後殖民勢力衰落的東風,對卡紮爾王朝時期在波斯有強大影響的英國和俄羅斯勢力進行了強力壓制。他先是廢除了與英國簽訂的《英波協議》,之後又與蘇聯簽訂了《波蘇友好協定》,在其中約定波斯與俄羅斯之前簽訂的所有協議作廢。通過這壹系列舉措,禮薩汗使波斯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英國與俄羅斯的控制,贏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
1930年代納粹在德國上臺之後,很快把“雅利安”這個名稱的知名度炒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而根據壹些史料的記載,駐德國的波斯大使也感受到了這種熱潮,認識到了“雅利安”這個名稱在當時能帶來的巨大獲益,並把這種情況傳遞回了國內。而德國這個跟“雅利安”根本沒關系的國家此時天天在利用“雅利安”這個名稱,波斯這個天天在國內自稱“雅利安(伊朗)”的國家很自然地感覺沒法忍受。所以很快包括禮薩汗在內的伊朗政府就做出決定,壹定要盡快正名,讓世人知道,自己才是真雅利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