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尚書》流傳的幾個問題

《尚書》流傳的幾個問題

1、

問:《尚書》在流傳過程中的有哪幾個關鍵人物和時間點?

答:《尚書》應該是整部十三經中最為復雜的壹部,也是爭議最多的壹部,下面簡單的介紹下:

1、孔子:今文經學認為孔子曾經刪定過《尚書》,意思是說孔子整理了上古流傳下來的文獻,進行刪定後成為現在的《尚書》。古文經學否認此觀點。

2、秦伏生:由於《尚書》在秦始皇焚書的範圍內,導致先秦時期《尚書》的原貌不得而知,西漢孝文皇帝時,濟南伏生能教授《尚書》,孝文皇帝派晁錯前往學習,得到二十九篇,這二十九篇就稱為《今文尚書》。今文的意思是書的內容由西漢時期通行的隸書寫成。此事記載於《史記 儒林傳》,此事沒有爭議。後來從漢武帝起的整個漢朝,設立的五經博士,均以此《尚書》為準。

3、西漢孔安國:孔安國是孔子的十壹世孫,漢武帝時人。《史記 儒林傳》記載他能讀《古文尚書》。此《尚書》是使用漢以前的篆書寫成,篆書在漢時已經不再通行,故稱為古文。在《漢書 藝文誌》中記載魯***王為了擴大自己的宮殿,破壞了孔子的老宅,在老宅的墻壁中發現了很多文獻,都是用古文寫成,其中有《尚書》,此《尚書》也被稱為《古文尚書》,至於與《史記 儒林傳》中的《古文尚書》是否為同壹本,無法確定。

4、西漢河間獻王:他在民間收書時,曾收到過《尚書》,此事載於《漢書 景十三王傳》,但這個版本後來已經無據可考。

5、西漢張霸:《漢書 儒林傳》記載張霸將自己收藏的獻於漢成帝。有人認為這個本子中的《書序》就是現在《尚書》的《書序》。

6、西漢劉歆:他在《移讓太常博士書》中記錄了魯***王得《古文尚書》這壹事件,劉歆校訂了這部《古文尚書》。

7、東漢杜林:《後漢書 杜林傳》記載杜林得到了漆書《古文尚書》壹卷,雖然只有壹卷,但由於杜林是古文經學大師,《後漢書 儒林傳》記載:杜林教授的《古文尚書》版本,後來賈逵為此書作過訓,馬融為此書作過傳,鄭玄為此書作過註釋。至此,這個本子的《古文尚書》應該是集東漢古文經學的大成,不過古文經學當時是在民間流傳,官方流傳的本子源頭還是上文所寫的伏生《今文尚書》。

8、東晉梅賾:此人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整個《尚書》流傳過程中的關鍵節點。由於“永嘉之亂”,東晉朝廷在江南偏安壹隅,當時的豫章內使梅賾向晉元帝獻了壹部《古文尚書》,梅賾稱這部書就是西漢時期孔安國親自作傳並獻給漢武帝的版本。

9、唐孔穎達和衛包:孔穎達根據梅賾所獻的版本編《尚書正義》,後又經衛包整理,刻於“開成石經”,由此,梅賾版得到官方正統地位。

10、清閻若璩:他的《尚書古文疏證》認為梅賾所獻的《孔傳古文尚書》為偽書,使得流傳了千年的《尚書》被證偽。

簡單的結論就是:

1、兩漢時期有很多《尚書》的版本(這些版本都沒有流傳下來)。

2、得到最長時期公認的正統《尚書》版本,由東晉梅賾所獻,孔穎達編為《尚書正義》後廣為流傳,至清閻若璩判為偽書。

2、

問:那《尚書》應該怎麽讀呢?要選擇哪些部分來讀?

答:目前相對公認的結論是:

將現有的《尚書》(註意是現有的)分為兩個部分:

《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

《今文尚書》約等於西漢時期流行的版本,絕大部分內容是可信的。

《古文尚書》是否可信爭論較大。

初學者可以主要看《今文尚書》,《古文尚書》了解即可。

3、

問:推薦壹下相關的入門書籍?

答:兩大出版社的都可以:

《尚書--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註全譯叢書》中華書局出版;

《尚書譯註(中國古代名著全本譯註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