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統治臺灣省時,將臺灣省的島嶼稱為“Taioan”,即閩南語“官方”發音的音譯。到了明、鄭時期,何誌時期使用的“官”字名稱被廢棄,全臺稱為“東都”,後改稱“東寧”。並入清朝版圖後,設置為臺灣府,“臺灣省”成為全島名稱。
“官”字來源於臺灣省原住民的“泰安”或“塔延”,是對“外人”的稱呼[10];荷蘭統治時期,臺灣省稱為“Taioan”,音譯為漢字“大官”、“臺官”、“大宛”或“臺窩灣”。這些名稱最初指的是臺南安平附近的地區,後來演變成清朝時期用北京官話發音的“臺灣省”。
在古代日本,臺灣省被稱為“高沙”、“高沙國”或“山國”。日本人把“打狗山”的音改成了“高沙”,在京都金地所的《外國渡海玉璽》壹書中,臺灣省被稱為“高沙國”,兩者都被稱為“タカサグン".”
根據當地文史學家連的說法,明代臺灣省的漢族移民大多來自臺灣海峽對岸的福建。天氣、洋流和海象使得早期移民很難渡海。他們來到臺灣省後,可能會因為水土不服和瘟疫而死亡,無法在家鄉生存。於是他們用“埋冤”這個名字作為地名,本來是為了記錄先人的艱辛,後來因為名字不吉利,改成了閩南語。
但據史家考證,早在明代泰昌元年(1620),“臺灣省”壹詞首次出現在公開文獻中,“臺灣省”這壹名稱也出現在明末何撰寫的《景山全集》中。但大量移民形成“埋冤”之地卻發生在清初,所以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臺灣省也叫“福爾摩沙”。1544和16世紀,葡萄牙船只在經過臺灣省海時,水手們遠離大海。
看著臺灣省,我發現臺灣省島非常美麗,所以我大喊“Ilha Formosa!在葡萄牙語中,“Formosa”是“美麗”的意思,“Ilha”是“島”的意思,所以翻譯為美麗的島嶼,所以“Formosa”是從葡萄牙語“Formosa”[15]音譯而來,是1950年代以前臺灣省在歐洲各國的主要名稱。
臺灣省因物產豐富,又被稱為包道,而學者們則喜歡以《山海經》等古籍,如《蓬萊》、《瀛洲》等作為臺灣省的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