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排列
公式P是壹個排列公式,從N個元素中選取M個元素進行排列(即排序)。(p是老用法,現在課本上經常用a,也就是編曲)[1]
折疊公式
排列和計算公式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意m(m≤n)個元素按壹定順序排列在壹列中,稱為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排列;來自N個不同元素的m(m≤n)個元素的所有排列數稱為來自N個不同元素的M個元素的排列數,用符號p(n,M)表示。p(n,m)= n(n-1)(n-2)……(n-m+1)= n!/(n-m)!(規定0!=1)
折疊符號
1,C-組合號
A-排列數(舊教科書中的P)N-元素總數
R-參與選擇的元素數量
!-階乘,比如5!= 5×4×3×2×1 = 120 c-組合
p-排列排列(現在教材是A-排列)
2.排列組合的常用公式
KCN/K = NCN-1/K-1(A/B,A以下,B以上)CN/RCR/M = CN/MCN-M/R-M
折疊編輯本段的基本理論和公式。
排列與元素的順序有關,組合與順序無關。比如231和213是兩個排列,2+3+1的和是壹個組合。
(壹)兩個基本原則是安排和組合的基礎。
(1)加法原理:做壹件事有n種方法,完成它。在第壹種方式中,有m1種不同的方式,在第二種方式中,有m2種不同的方式,...而在N種方式中,有mn種不同的方式,所以有n = M1+M2來完成它。
(2)乘法原理:做壹件事,需要分成n步。第壹步有m1種不同的做法,第二步有m2種不同的做法,……,第N步有mn種不同的做法,所以有N=m1×m2×m3×…×mn種不同的做法。做壹件事,需要分成n步,步驟是連續的。只有連續完成幾個相互關聯的步驟,才能完成。因此,使用乘法原理。完成壹件事的“類”和“步”是有本質區別的,所以兩個原則也是有區別的。
(2)安排和安排的數量
(1)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任意m(m≤n)個元素,按壹定順序排列,稱為N個不同元素中M個元素的排列。
從排列的含義我們知道,如果兩個排列相同,不僅兩個排列的元素必須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順序也必須完全相同,這就告訴我們如何判斷兩個排列是否相同。
(2)排列數公式:從n個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排列[2]
當m=n時,是完全置換PNN = n(n-1)(n-2)…3 . 2 . 1 = n!
相關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