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他們的意思是說,武王伐紂其實是壹場謀逆行為,並不是紂王真的殘暴,而是武王想要當皇帝,所以自己策劃的。至於古籍記載可不可靠的,要怎麽說呢,在看歷史古籍的時候,不要完完全全相信他們的記載,要學會多翻閱壹些古籍,對比著去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還原歷史的?真相?。我們要明白壹點,書寫古籍的都是人,既然是人,就會有自己的好惡。
打個比方吧,三國時期,曹魏、東吳和蜀漢三國鼎立,如果東吳有這樣壹個人,他想要記錄下三國時期發生的大事情,所以就開始動筆寫了壹部史書。但是因為東吳和曹魏是敵人,那麽,在寫關於曹魏和東吳之間的戰爭的時候,他不可避免的就會偏向東吳,而非曹魏。而且,說不定還會在壹定程度上抹黑曹魏。而且我們都知道,那些所謂的《宋史》、《明史》之類的史書,都是下壹個朝代的人書寫的,比如說《宋史》是元朝的人寫的,而《明史》則是在清朝成書。那麽這些書中,到底有沒有刻意抹黑的成分在,我們誰都不好說。
而且,就連司馬遷那麽赫赫有名的人物,還不是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不喜儒家而更註重法家,所以司馬遷也跟隨當時文人的大潮流,壹起去抹黑人家秦始皇。而且,根據司馬遷記載,說是上古時期,堯舜禹三位聖人實行的其實是禪讓制,但是根據考古出土的竹簡,和當時其他人的記錄來看,堯舜禹之間的所謂退位,好像並沒有那麽簡單的。
而武王伐紂,也有人對此提出異議,說是當初武王伐紂的時候提出來六大罪狀:
1.用貴戚,重用奴隸。2.不敬鬼神,不重祭祀。3.登用小人。4.剛愎自用,窮兵黷武。5.聽信婦言。6.酗酒。有些人認為,這六大罪狀並不足以說明紂王是個昏庸無能殘暴的人,加上紂王年輕的時候的表現,就有人?合理?懷疑武王伐紂的合理性,說是武王不過是打著壹個正義的旗號,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至於這個大家要怎麽理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