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代劉公權有哪些廣為流傳的代表作?

唐代劉公權有哪些廣為流傳的代表作?

傳世的劉公權有金剛經刻本、李生碑、神秘寶塔碑、神策軍碑、大唐慧遠寺鐘樓明及結論等。

《刻金剛經》是劉公權於長慶四年四十七歲所作,是他的早期作品。現存的唐拓孤本是光緒二十六年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現藏於巴黎圖書館。此碑峰尖,嚴謹細致,疏密有別,有清氣。

《明惠元觀鐘樓序》寫於劉公權元年59歲時,1986 165438年6月在安和平門外出土。此碑莊嚴肅穆,氣度舒緩,沒有金剛經的肅殺之氣,更不簡單。結構方正均勻,筆畫平穩,起伏不大。雖有舒威之勁,卻無渭北之古韻。

《大法師玄塔碑》又名《玄塔碑》,為會昌元年裴秀所撰,劉公權所封。現在它藏在Xi安的碑林中。這個碑是劉公權64歲寫的,代表了他的風格。李馮壹點壹點、堅定地畫著。字體中間收緊,四周閃爍,緊中有嚴,疏中有疏,方圓這個詞既有能力又有精神。

《神策軍碑》,史稱《荀興左神策軍紀聖德碑》,會昌三年出版。蒙古聖旨碑原立於唐代,失傳較早。如今北京圖書館僅有兩卷宋拓本,為南宋賈思道所有。這個碑比前壹個碑厚,如壹個軍陣,嚴整有力,不可侵犯。清代孫承澤《庚子賣夏記》點評:“書法為最得意之作,含暖敬意。”

劉公權還有《趙萌帖》、《王獻之送梨帖跋》等草書,為劉公權此行流傳。在《大觀帖》中,劉的《聲辭》、《沈復》、《榮豐》、《十六》、《辱香帖》等作品,結構嚴謹、自然,繼承了王羲之的書法風格,代表了劉的書法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