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不發中的引是拉的意思。
引兵而去中的引則是率領的意思。引河水而濟……中的引是招引 引頸就戮中的引是申的意思 引在古文中還有延長、延續、牽連、自盡、薦舉、招致等意思。
引 古代術語。見載於清施定庵《弈理指歸圖·凡例》。
大致有兩種含義:(1)指引回被敵方切斷的棋子。近人徐去疾《圍棋入門》:“自遠應援圍中之子,使其乘機得出曰‘引’。”
或相當於現代的“渡”。(2)即“退”。
徐潤周《圍棋術語圖說》:“引,也是引回之意。” 引 yǐn (1) (會意。
從弓丨。(丨表示箭。
箭在弦上,即將射發。本義:拉開弓) (2) 同本義 [draw a bow] 引,開弓也。
――《說文》 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
――《淮南子·說林訓》 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戰國策·楚策》 長城以後,引弓之國,受命單於。
――《史記·匈奴列傳》 丁壯者,引弦而戰。――《淮南子·人間訓》 柄鐵折疊環復…引之長丈許。
――明·魏禧《大鐵椎傳》 (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滿(拉弓至滿) (4) 拉,牽挽 [draw] 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
――《呂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引車避匿。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引之),拉他(表示好感)。
――《世說新語·方正》 (5) 又如:引日(拉轉日輪);引手(拉回手);引曳(牽拉) (6) 延長;延續 [lengthen;continue] 子子孫孫,忽替引之。――《詩·小雅·楚茨》 (7) 又如:引日(拖延時日);引年(延長年壽);引時(遷延時日) (8) 伸著 [stretch] 引首顧曰。
――馬中錫《中山狼傳》 使者持刀趨前,濟引頸待之。――《新唐書·卓行傳·甄濟》 (9) 又如:引首(伸長頭頸,擡起頭。
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頸(伸長頸項);引臂(伸臂) (10) 牽連;攀供 [involve in] 果引張勝。――《漢書·李廣蘇建傳》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連捕) (12) 引導 [guide] 引之表儀。
――《左傳·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轉(扭轉;轉回);引風吹火(引風助火勢。喻指煽風點火,加重事態);引商刻羽(指講究聲律、造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14) 帶領 [lead] 復夜引兵。
――《資治通鑒·唐紀》 (15) 又如:引奏(向帝王稟告、上書);引領(帶領);引線(告密、引路捕人者) (16) 引決、自盡 [suicide]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選·潘嶽·寡婦賦》 (17) 又如:引決(自殺);引訣(引決);引藥(服毒自殺) (18) 援引 [cite]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諸葛亮《出師表》 引入上諭中。――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19) 又如:引喻失義(援引例證以明理而失去大義);引經據古(引用經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為根據) (20) 薦舉 [remend] 兩人相為引重,其遊如父子然。
――《史記·魏其武安侯傳》 (21) 又如:引援(推舉;引薦);引預(引薦,使之參與) (22) 招致 [incur] 必親引問。――《資治通鑒·唐紀》 (23) 又如:引納(招致接納);引惹(招惹) (24) 執持 [hold]。
如:引杖(持杖);引杯(舉杯。指喝酒) (25) 退避 [retreat] 自引而起。
――《戰國策·燕策》 引次江北。――《資治通鑒》 (26)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卻,逃走) (27) 選用 [elect]。
如:引賢(選用賢才) (28) 吸引 [attract] 引入黃婆洞。――《廣東軍務記》 (29) 又如:引類呼朋(呼引同類);引狗入寨(比喻主動把敵人或壞人引進來);引流(導引水流) (30) 辭職 [resign]。
如:引老(告老。年老辭官);引去(離去;退去) (31) 舉起;豎起 [lift]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戰國策·燕策》 (32) 又如:引耳(豎著耳朵);引飲(舉杯而飲) (33) 承認 [recognize] 權引咎責躬。――《三國誌·吳誌》 (34) 又如:引伏(服罪);引過(承認過失);引罪(承認罪過) (35) 延請 [send for]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史記·魏公子列傳》 (36) 取過來,拿出 [take;get;get sth.out] 引佩刀。――《漢書·李廣蘇建傳》 引壺觴。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 文言文中吸引人的目光怎麽說見之不忘,思之如寐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洛神賦中描寫甄宓的詩詞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3. 這個古文是什麽曾經滄海難為水
《孟子 盡心上》:“觀於海者難為水”。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①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誌於道 也,不成章③不達。” (《孟子·盡心上》)
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 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 了。觀看水有壹定的方法,壹定要觀看它壯闊的波瀾。太陽月亮有光輝,凡是能容納光線的小縫隙都能照到;流水這個東西,不把坑坑窪窪填滿是不會向前流的;君子立誌於道,不到壹定的程度不能通達。”
這裏包含兩方面的意思:
壹方面,立誌要高遠,胸襟要開闊;另壹方面,基礎要紮實, 要循序漸進,逐步通達。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 的升華。
登山如此,觀水也如此。所以有“觀於海者難為水”壹說。既然大海都看過了,其它小河小溝的水還有什麽看頭呢?
徐霞客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境界就是 這樣壹步壹步提高的。
由此看來,我們還真不能小看了“遊山玩水”的積極意義哩。 關鍵是看妳怎麽“遊”,怎麽“玩”。如果像報載某旅遊局長所說: “現在旅遊,不過是把麻將桌換個地方。”遊山玩水都是打麻將,那 當然是極端腐敗,極端沒意思的了。如果不是這樣,而是能夠 “登山”則“小魯”,“小天下”;“觀海”則“難為水”,思想境界 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華,那也就“不虛此行”,即便是“公費” 也總算有壹定收獲了罷。這是擦邊的話了。回到本題,既然“在 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觀於海者難為水”,那麽, “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 登泰山,現水就要觀海水,做學問就要做於聖人之門。這就拓 展胸襟,升華境界的道理。立誌要高遠,胸襟要開闊。
另壹方面,“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因為,光有本,水有源. 太陽和月亮的光輝不放過任何壹個能夠容納光線的小縫隙,流水 不放過任何壹個坑坑窪窪。那麽,我們做學問,立誌於道呢?也 同樣應該不馬虎,不敷衍,循序漸進,厚積薄發,因為,與“日 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同樣的道理, ”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既然如此,我們怎能不打好基 礎,壹步壹個腳印地踏實向前呢?
總起來說,這是壹段激勵人立誌向學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絕妙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們把它當作座右銘來讀。
4. 逮在古文中有哪幾種意思逮在古文中有3種意思:
1、捉,特指經過追趕或試圖抓。
讀音:逮dǎi
如:逮蚊子;逮特務;貓逮老鼠 ,逮壞人,逮蟲子等。
2、到,及。
讀音:逮dài
如:力有未逮(有意願卻做不到),逮及(達到,到了某種程度);逮夜(到了晚上);逮至(及至;等到)。
如:《荀子》:魏武侯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意思是魏武侯做事很恰當,別的大臣都比不上。
3、逮捕,抓人
讀音:逮dài
如:逮系(拘捕囚禁);逮坐(逮捕問罪);逮獄(逮捕入獄)。
如: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被逮之前壹日。意思是被抓的前壹天。
擴展資料:
“逮”的近義詞:
(壹)、捉
意思:
1、抓,逮:
如:捉拿、捉奸、捉賊、捉弄、捕捉、捕風捉影。
2、握:
如:捉筆、捉刀(代人作文)、捉襟見肘。
(二)、抓
意思:
1、手指聚攏,使物體固定在手中
如:壹把抓住。
2、人用指甲或帶齒的東西或動物在物體上劃過:
如:抓癢癢
3、捉拿;捕捉
如:抓土匪
4、加強領導,特別著重(某方面)
如:抓重點
5、搶著做
如:三抓兩抓就把工作抓完了。
6、吸引(人註意)
如:這個演員壹出場就抓住了觀眾。
搜狗百科-逮
搜狗百科-捉
搜狗百科-抓
5. 引字的古文意思以及例句引 古代術語。
見載於清施定庵《弈理指歸圖·凡例》。大致有兩種含義:(1)指引回被敵方切斷的棋子。
近人徐去疾《圍棋入門》:“自遠應援圍中之子,使其乘機得出曰‘引’。”或相當於現代的“渡”。
(2)即“退”。徐潤周《圍棋術語圖說》:“引,也是引回之意。”
引 yǐn (1) (會意。從弓丨。
(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將射發。
本義:拉開弓) (2) 同本義 [draw a bow] 引,開弓也。――《說文》 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說林訓》 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
――《戰國策·楚策》 長城以後,引弓之國,受命單於。――《史記·匈奴列傳》 丁壯者,引弦而戰。
――《淮南子·人間訓》 柄鐵折疊環復…引之長丈許。――明·魏禧《大鐵椎傳》 (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滿(拉弓至滿) (4) 拉,牽挽 [draw] 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
嬰兒啼。――《呂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引車避匿。 友人慚,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說新語·方正》 (5) 又如:引日(拉轉日輪);引手(拉回手);引曳(牽拉) (6) 延長;延續 [lengthen;continue] 子子孫孫,忽替引之。
――《詩·小雅·楚茨》 (7) 又如:引日(拖延時日);引年(延長年壽);引時(遷延時日) (8) 伸著 [stretch] 引首顧曰。――馬中錫《中山狼傳》 使者持刀趨前,濟引頸待之。
――《新唐書·卓行傳·甄濟》 (9) 又如:引首(伸長頭頸,擡起頭。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頸(伸長頸項);引臂(伸臂) (10) 牽連;攀供 [involve in] 果引張勝。
――《漢書·李廣蘇建傳》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連捕) (12) 引導 [guide] 引之表儀。――《左傳·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轉(扭轉;轉回);引風吹火(引風助火勢。
喻指煽風點火,加重事態);引商刻羽(指講究聲律、造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樂演奏) (14) 帶領 [lead] 復夜引兵。――《資治通鑒·唐紀》 (15) 又如:引奏(向帝王稟告、上書);引領(帶領);引線(告密、引路捕人者) (16) 引決、自盡 [suicide]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文選·潘嶽·寡婦賦》 (17) 又如:引決(自殺);引訣(引決);引藥(服毒自殺) (18) 援引 [cite]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諸葛亮《出師表》 引入上諭中。
――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19) 又如:引喻失義(援引例證以明理而失去大義);引經據古(引用經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為根據) (20) 薦舉 [remend] 兩人相為引重,其遊如父子然。――《史記·魏其武安侯傳》 (21) 又如:引援(推舉;引薦);引預(引薦,使之參與) (22) 招致 [incur] 必親引問。
――《資治通鑒·唐紀》 (23) 又如:引納(招致接納);引惹(招惹) (24) 執持 [hold]。如:引杖(持杖);引杯(舉杯。
指喝酒) (25) 退避 [retreat] 自引而起。――《戰國策·燕策》 引次江北。
――《資治通鑒》 (26)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卻,逃走) (27) 選用 [elect]。如:引賢(選用賢才) (28) 吸引 [attract] 引入黃婆洞。
――《廣東軍務記》 (29) 又如:引類呼朋(呼引同類);引狗入寨(比喻主動把敵人或壞人引進來);引流(導引水流) (30) 辭職 [resign]。如:引老(告老。
年老辭官);引去(離去;退去) (31) 舉起;豎起 [lift]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戰國策·燕策》 (32) 又如:引耳(豎著耳朵);引飲(舉杯而飲) (33) 承認 [recognize] 權引咎責躬。
――《三國誌·吳誌》 (34) 又如:引伏(服罪);引過(承認過失);引罪(承認罪過) (35) 延請 [send for]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記·魏公子列傳》 (36) 取過來,拿出 [take;get;get sth.out] 引佩刀。
――《漢書·李廣蘇建傳》 引壺觴。――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