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辨證,就是通過對四診(望、嗅、問、切)所收集到的數據、癥狀、特點進行分析綜合,確定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關系,並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
護理就是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護理方法。辨證是決定護理的前提和基礎,是護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辯證法的正確性可以通過護理的效果來檢驗。辯證法和護理是護理過程中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體現。
中醫認為,證和候是不同的概念。“癥狀”就是癥狀,比如咳嗽、頭痛、失眠。“證”是疾病發展過程中某壹階段的病理概括。如風寒證、風熱證等。因為它包括了發病的部位、病因、性質以及致病因素與陽性因素的關系,比癥狀更全面、更深刻,從而更正確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質。
如下所示:
在辨證護理中,“辨證”是指運用中醫理論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診斷和分類,根據不同類型的疾病制定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方案。“護理”是指在辨證的基礎上,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以達到治療和康復的目的。
預防為主:中醫強調預防為主,在辨證施護中應積極引導患者采取預防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復發。
總之,辨證施護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從而達到治療和康復的目的。它體現了中醫護理的特點和優勢,是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有機結合。
辨證是決定護理的前提和基礎;護理是結合治療解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壹,是中醫辨證分型教育網收集整理的最終目的之壹,也是對辨證分型是否正確的檢驗。辨證施護是中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體現,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護理規範。辨證治療和辨證護理的過程,其實就是認識和解決疾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