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劉長安的壹位作曲家。

劉長安的壹位作曲家。

姓名:劉長安。

性別:男

生日:1946 65438+10月

籍貫:山東龍口

現任職務:劉長安,廣州市音著協主席,男,漢族,1946年6月出生,山東省龍口市人,大專學歷。1968 9月參加工作,1973加入中國* * *制作黨,1987被評定為二級作曲技術崗位資格,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現任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黨組副書記。社會兼職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廣州市音樂家協會主席。1961 8月任內蒙古布特旗文工團學員,1963年10月任內蒙古布特旗總工會通訊員,1965年9月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學習理論作曲。1969年3月在廣州市歌舞團任作曲(其中:1978年9月至1980年7月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1984年8月任廣州市歌舞團副區長,1988年7月任廣州市文化局藝術處副處長。1991年7月任廣州市文化局副局長(其中:1993年6月至1994年8月任廣州市東山區副區長),1999年6月任廣州市文聯主席、黨組副書記。

從1964開始,劉長安同誌學習作曲,致力於音樂創作。* * *創作了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電影配樂《新方世玉》、鋼琴與樂團《珠江之歌》等各類音樂作品1000余首,在音樂界和社會上有壹定的影響力。其中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多次獲獎,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編入《新中國舞臺影視藝術精選作品》,並被指定為國家級藝術經典。為了弘揚主旋律,以優秀作品鼓舞人心,努力發展先進文化,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做出積極貢獻,劉長安是廣東著名作曲家。山東龍口人。1946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1965-1969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學習理論作曲,1978-1980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班。1987獲得二級作曲家稱號。至今已創作各類音樂作品近千首。

70年代初,革命文藝工作者還在不同情況下同“四人幫”進行頑強鬥爭。那時,劉長安剛剛從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畢業,被分配到廣州市歌舞團工作。1971深秋,他和從東北某部隊轉業到廣州市歌舞團、後來成為著名詞人的鄭南,遵照毛主席指示,深入生活。他們來到廣東汕尾的壹個海邊漁村,寫下了這首《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後來在油燈的光輝下紅遍大江南北。從學校畢業後,劉長安去了廣州。劉長安本人從小就住在東北部。於是從東北到北京,我感受到了祖國的遼闊。然後從北京到廣州,他記得分配到廣州的時候是3月。當時他從北京坐火車壹路南下到廣州。三月的北京雖然不是冰天雪地,但樹木正在雕零。然後到了廣州,看到壹年四季鮮花盛開,心情已經不壹樣了。我們去漁村的目的當然是寫南方的風景。然後南方的特點,廣東作為沿海省份,所以我們選擇了漁村。那時候漁村的生活也很深入。我和漁民壹起去釣魚,聽漁民唱漁歌,錄下壹些他們在民間流傳的當地漁歌。與此同時,我們還與當地海軍部隊的士兵進行了接觸。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說我當時有壹定的生活,壹定的感受,這也激發了劉長安創作的激情。

1972向全國征集知名的《戰地新歌》第二稿,其中有廣州寄來的《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但是在初評的時候,提出這首歌的兩位作者都沒有去過海南島,以此為由,準備不推薦這首歌。